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赏析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1 01:24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3-10 07:30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3-10 08:55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读熊培云的《思想国》
知道有这本书是去年徐华燕老师说起的,她夸赞作者熊培云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当时以为能用这样的题目作为书名,作者肯定是一个没有七八十也有五六十甚至是作古了(呵呵,向作者道歉,不知者无罪!)的大学者。今年暑假逛杭州博库,偶然发现这本书,真是一瞥惊鸿,没想到作者这么年轻,竟然是70后的,比我年长一点点,却有这么深厚的思想见地,汗呀。
作者熊培云,1973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后留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担任《南风窗》杂志主笔,驻欧洲记者,兼任《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新京报》专栏评论员及社论主笔,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2006)。
“思想国”一词是熊培云2005年提出的,建有专门的博客。“柏拉图要理想国,熊培云要思想国”,“从理想国到思想国”,“从刀剑共和国到思想共和国”。思想国已经成了代表熊培云的一个符号。本书《思想国》应该算是本评论集吧,大部分篇章写就于法国,包括法国往事、中国力量、世界公民三部分,里面记录了一个游子置身异国的所见所想,及其身在中国转型时期的种种乡愁。有忧伤,有批评,有反思,但更有温暖,热爱,责任和希望。《南风窗》总编辑秦塑评价:“它像是天上的云,因应着内心的自由和时代的召唤而飘动;它有丰富的内涵,但依然清澈。”
在这本评论集里,熊培云努力建设他钟情的开放的思想国。他以独特的视角解析着解释“和谐”社会:“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 “谐”字有人“皆”有“言”,表示“人人有话说”。他认为所谓“和谐”不只是一种构词法上的巧合,更体现转型中国的时代诉求,及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和“民主问题”。他冷僻地分析我们熟悉的社会热点“超级女生”,他认为在这个活动中胜出的不仅仅是几个超女,还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想唱就唱”,“我的快乐我做主”,今日中国人的生活,理应由每一个中国人做主,中国人的幸福之声,就是要从每个中国人喉咙里发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声音,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自信与坚持,熊培云坚定地说:开放的社会必将前途无限。
书中熊培云更多地从巴黎的人文风情阐述中国的差异:巴黎可以娱乐萨科齐,搞笑高层权争;街道上的巴黎杀人不偿命,欠债要还钱;他认为巴黎的民众是风范大国民;作为欧洲的中心,今日的巴黎,是文化包容的典范,在巴黎,没有人会担心中国的春节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动摇他们的文化根基,公园里地铁里随处可见的非洲鼓只能说是融入巴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远在生长,在不断充实,一个伟大的城市应该能包容一切文化的。但同样是包容,中国总会用过分慈悲的胸怀接纳圣诞节、情人节……有学者呼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结果必然导致逻辑混乱,以至于今年国家终于提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这是国人的庆幸,还是悲哀?
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巴黎·墓地书》。有人说“公墓是虚无的夜总会”,熊培云说“这里没有地狱,没有天堂,甚至没有死亡。”它不但让活着的人有安全感,可以诗意的写作,徜徉在巴黎的公墓,就像游走在一座安静的尘世之城里。它全然不像中国鬼魂缠绕的坟岗,灵火飘荡,骷髅出没,让人害怕。除了节日对自己的祖宗例行公事的祭拜外,其余就很少有文化观念上的温暖和创造了。所以熊培云还是喜欢巴黎,他在文章中深情地写到:“亲爱的,当你知道我为这座城市眷恋到心痛、时常为之潸然泪下的时候,你是否读懂我在心底破冰而出的欣悦与呼喊——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如果不曾爱上巴黎,我的世界将是怎样黯淡无光!而我在心底仍有无限盼望:什么时候,当我路过东方的城市与墓地,没有一点阴森与恐惧。生者与死者,墓里墓外,阳光可以温暖我们的身骨?”
或许是因为远距离的观察让熊培云得以保持观察的理性,一种远离激情的理性。在批量生产的时论当中,他的文字洋溢着一种痛彻的热烈的美感。说是痛彻是因为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之深。然而中国问题令人困惑不安的地方在于寻找历史坐标的艰涩,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今日中国处于何种历史坐标?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我们的选择也意味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帕斯卡尔说:“我们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同一个世界,无数个梦想,吾民吾国,上下求索,一个开放的社会必将前途无量,最后还是用熊培云的话作为箴言: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
——读熊培云的《思想国》
知道有这本书是去年徐华燕老师说起的,她夸赞作者熊培云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当时以为能用这样的题目作为书名,作者肯定是一个没有七八十也有五六十甚至是作古了(呵呵,向作者道歉,不知者无罪!)的大学者。今年暑假逛杭州博库,偶然发现这本书,真是一瞥惊鸿,没想到作者这么年轻,竟然是70后的,比我年长一点点,却有这么深厚的思想见地,汗呀。
作者熊培云,1973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后留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担任《南风窗》杂志主笔,驻欧洲记者,兼任《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新京报》专栏评论员及社论主笔,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2006)。
“思想国”一词是熊培云2005年提出的,建有专门的博客。“柏拉图要理想国,熊培云要思想国”,“从理想国到思想国”,“从刀剑共和国到思想共和国”。思想国已经成了代表熊培云的一个符号。本书《思想国》应该算是本评论集吧,大部分篇章写就于法国,包括法国往事、中国力量、世界公民三部分,里面记录了一个游子置身异国的所见所想,及其身在中国转型时期的种种乡愁。有忧伤,有批评,有反思,但更有温暖,热爱,责任和希望。《南风窗》总编辑秦塑评价:“它像是天上的云,因应着内心的自由和时代的召唤而飘动;它有丰富的内涵,但依然清澈。”
在这本评论集里,熊培云努力建设他钟情的开放的思想国。他以独特的视角解析着解释“和谐”社会:“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 “谐”字有人“皆”有“言”,表示“人人有话说”。他认为所谓“和谐”不只是一种构词法上的巧合,更体现转型中国的时代诉求,及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和“民主问题”。他冷僻地分析我们熟悉的社会热点“超级女生”,他认为在这个活动中胜出的不仅仅是几个超女,还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想唱就唱”,“我的快乐我做主”,今日中国人的生活,理应由每一个中国人做主,中国人的幸福之声,就是要从每个中国人喉咙里发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声音,正是这种来自心底的自信与坚持,熊培云坚定地说:开放的社会必将前途无限。
书中熊培云更多地从巴黎的人文风情阐述中国的差异:巴黎可以娱乐萨科齐,搞笑高层权争;街道上的巴黎杀人不偿命,欠债要还钱;他认为巴黎的民众是风范大国民;作为欧洲的中心,今日的巴黎,是文化包容的典范,在巴黎,没有人会担心中国的春节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动摇他们的文化根基,公园里地铁里随处可见的非洲鼓只能说是融入巴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远在生长,在不断充实,一个伟大的城市应该能包容一切文化的。但同样是包容,中国总会用过分慈悲的胸怀接纳圣诞节、情人节……有学者呼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结果必然导致逻辑混乱,以至于今年国家终于提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这是国人的庆幸,还是悲哀?
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巴黎·墓地书》。有人说“公墓是虚无的夜总会”,熊培云说“这里没有地狱,没有天堂,甚至没有死亡。”它不但让活着的人有安全感,可以诗意的写作,徜徉在巴黎的公墓,就像游走在一座安静的尘世之城里。它全然不像中国鬼魂缠绕的坟岗,灵火飘荡,骷髅出没,让人害怕。除了节日对自己的祖宗例行公事的祭拜外,其余就很少有文化观念上的温暖和创造了。所以熊培云还是喜欢巴黎,他在文章中深情地写到:“亲爱的,当你知道我为这座城市眷恋到心痛、时常为之潸然泪下的时候,你是否读懂我在心底破冰而出的欣悦与呼喊——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如果不曾爱上巴黎,我的世界将是怎样黯淡无光!而我在心底仍有无限盼望:什么时候,当我路过东方的城市与墓地,没有一点阴森与恐惧。生者与死者,墓里墓外,阳光可以温暖我们的身骨?”
或许是因为远距离的观察让熊培云得以保持观察的理性,一种远离激情的理性。在批量生产的时论当中,他的文字洋溢着一种痛彻的热烈的美感。说是痛彻是因为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之深。然而中国问题令人困惑不安的地方在于寻找历史坐标的艰涩,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今日中国处于何种历史坐标?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我们的选择也意味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帕斯卡尔说:“我们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同一个世界,无数个梦想,吾民吾国,上下求索,一个开放的社会必将前途无量,最后还是用熊培云的话作为箴言: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