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竹笋什么时候采?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01:46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12-01 14:33
竹笋什么时候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2-01 15:45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
竹笋的采收:
重要是夏季采收的冬笋和清明节前后采收的春笋。竹笋在笋头刚显露土面时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拨开笋四周的土壤,显露竹鞭,用刀割断笋的基部,掏出竹笋,再将坑穴覆土填平,不会影响母竹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竹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笋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春笋特别鲜嫩味美,因而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李商隐笔下就有"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描述。追溯至唐朝,据说唐太宗就很喜欢吃笋,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大品"笋宴",并以笋来象征国事昌盛,比喻大唐天下人材辈出,犹如"雨后春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12-01 18:32
在冬季采的叫冬笋(过年时候的)
在春季采的叫春笋(现在的也算春笋)
  • 2楼网友:一秋
  • 2021-12-01 18:21
一、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
  二、竹笋:
  竹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三、竹笋品种分类:
  甜竹笋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渴,利尿,益气,可经常食。还利膈下气,清热消痰,爽胃口。
  苦竹笋
  【性味】味苦、甘,性寒。
  【功效主治】主治失眼,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解酒毒,除热气,使人健康。理心烦闷,益气力,利尿,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将干的苦伯笋烧研后加盐,可擦牙疳。
  淡竹笋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主治】主治化痰,除狂热壮热,头痛头风,及妊女头晕,颠仆惊悸,瘟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冬笋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主治】可解毒,治小儿痘疹不出。
  青笋
  【性味】味甘。
  【功效主治】可以治愈慢性肺病、吐血和出血。还可治五痔及妊娠反应。
  • 3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2-01 17:51
一般来说.春天最多.特别是清明节前后.那时的笋以叫苗笋的为多.(可能因地方而异叫法不一,就是那种毛毛的,长大后竹子特粗的那种).笋的个头也较大.另一种叫苦笋(因其味带苦).这种笋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长得较细.比较稀缺.故买得较贵,市面上都没见过有买.超好吃.
夏天也有.放暑假那会.这种我不知书面语怎么称呼.长大后其竹子就是平时用作建筑搭棚用的那种.
另还有就是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叫冬笋.这个时候的笋要挖(但要注意方法,因为挖法不当会影响竹子的繁殖.因为有些冬笋来年春天可以长为春笋).因为它不会露出土面.没经验的人还不容易发现呢.这个时候的笋是最贵的.用来炒新鲜牛肉超好吃.或是用来打火锅.
可以说,除了秋天.其他三季都会有笋.
俺们家都很喜欢吃笋做成的菜.呵呵~_~
一天中的时间以早上采的为最好.
  • 4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2-01 17:25

采挖冬笋的时间:一般为霜降至次年立春之前即10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通常为农历九月至十二月最为合适。

采挖春笋的时间:采挖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及其后。

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扩展资料:

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荨麻疹等。若用笋片、笋丁炒菜,要先用淡盐水将春笋煮开5~10分钟,然后再配其他食物炒食。高温可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防止吃春笋过敏。同时,吃笋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