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理性于感性,大多说人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5:56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3-09 19:13
我今天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和同学在聊天,我发现,我和她说话,从出发点都是我,举个例子,这件事在我看来怎么怎么样,我认为怎么怎么样,个人因素占了很大,也就是感性,比如我看个什么电视节目,啥啥名人啦,专家啦,学者啦他们阐述问题非常的理性,而且说服力非常强,比较有深度,有远见,用啥啥数据说话,为什么我的思考过于感性,他们的很理性,我身边普遍和我差不多,我爸就比我理性很多,请各位老师指教指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3-09 19:37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
感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与“理性”。
首先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人处理问题方面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一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速度与激情6里。主角因为敌人绑架了自己的妹妹而放了他,主角知道放了他,他手里有着上千人的性命。这是感性的表现,而主角是一理性的人,他面对问题总能大局考虑从容面对为何在这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上却为一人而不顾千人做这么不理性的决定?
所以说感性和理性是相对存在的,只是所处的角度不同思考也不同。您父亲资历一定要多于您所以在面对问题上总能感性回答问题,而您处于年轻人的阶段有胆识有思想,所以思考问题总以自己的方面考虑问题。但不见得每个人思考都是全面的。就像政治家同样有犯错的情况。理性就一定好么?感性也一定不好么?没有绝对的事情,以个人思考问题而言吧。像古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古人理性的经验,但年轻人有胆识。您知道为什么人一到40就开始走下坡么?是因为人经历了太多,什么都要思考都要考虑所以什么都怕什么都做不成,而年轻人有胆子,有能力,有精神,所以自古英雄出少年。理性与感性是不要去深究的问题,理性多于感性的人,思考全面,办事周到,永远给自己准备着pian B而感性的人,则喜欢以人或我为本,做事常图自己的乐趣,人缘较好,重情义。就比如给女朋友花5000买手机朋友会骂你傻子,而你自己却花得满意。思考问题既要以我为本,也要去理解他人,所以要学会以自己去全面思考问题,人毕竟是自私得。你思考过于感性是您对自己需要什么很了解,而对别人不甚了解。也有您资历少得缘故,以个人而言,学会自己接受自己的行为,理性与感性是没有谁好谁坏的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3-09 20:45
理性,用我自己理解的话简单地来说应该是,做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我想告诉你,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理性,要看他的行为,而不是语言。你将来会慢慢知道,世界上最假的就是人的那张嘴。我就随便给你举点例子吧,你爸抽烟吗?如果不抽的话那很好,如果抽的话,那你爸应该不会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吧,如果知道的话还要抽,那是理性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生活中到处都是,你可以去慢慢观察。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09 20:32

构成科学精神的规范是: 普遍性(universalism),即对正在进入科学行列的假说的接受或排斥,不取决于该学说的倡导者和社会属性或个人属性,也就是说科学学说与科学家本人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无关。

共有性(communism),任何科研成果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且应该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发现者和发明者不应该据为私有。

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反对欺骗、诡辩、夸夸其谈,滥用专家权威。

有条理的怀疑性(organized scepticism),坚持用经验和逻辑的标准,审查和裁决一切假说和理论,而决不盲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