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4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乙】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屋,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②。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②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③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学问广博,善为文,又精通音乐、书、画。隐居不仕。④剡(shàn):今浙江省嵊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眠觉,开屋 (4)造门不前而返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甲】文“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乙】文中“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表现了王子猷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