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23:36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1-29 09:39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1-29 10:45
黄河汹涌澎拜,西决昆仑而下,咆哮万里,奔龙门而来。将黄河写得气势磅礴,字字千钧,气吞斗牛,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睹其势,神韵天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1-29 10:57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 b )类型的景象. a、优美 b、壮美 c、崇高 d、悲情 公无渡河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⑴,咆哮万里触龙门⑵.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⑶,儿啼不窥家⑷.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⑸.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⑹,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倘说它是对猖獗“河北”的安史之乱的隐喻(如《北上行》一诗,即以“奔鲸夹黄河”喻安禄山之乱军),那么“临流”“凭河”的“披发之叟”又喻指谁?或者这只是一首抒写《公无渡河》“本事”的悲歌,并无其它寄寓之情?可以肯定:古歌中“白首狂夫”的渡河故事,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其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