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咸阳城西楼晚眺》的翻译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03:12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2-03 21:37
《咸阳城西楼晚眺》的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2-03 22:46
1、许浑,唐代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登高怀古思乡之作.2、翻译如下:一登上高高的城楼,就有万里思乡的愁绪,望见河里蒹葭苍苍,岸边杨柳依依,就像故乡江南的汀岸沙洲.忽见一片云生起,落日已渐薄西山,沉到西边的寺阁了,突然一阵凉风吹来城楼,看样子快下雨了.秦汉旧宫,而今绿芜遍地,荒草丛生,黄叶满林,蝉鸣不已,秋意渐浓.过路的人啊不要问当年兴亡的旧事,今日从东面来(到咸阳)游玩,所见无他,只看见渭水兀自长流.大意就这样子吧,希望对你理解有所帮助.======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试译如下:一登上高楼,当我极目向万里之遥远眺时,无尽的乡愁不禁涌上我的心头;凝望远处的芦苇与杨柳,好似我家乡的汀洲。溪边烟雾缭绕,慢慢地升起片片薄云,夕阳西沉,已经挨近了西边的寺阁,这时楼中正凉风飒飒,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夕阳之中鸟儿正飞向当年曾是秦朝宫苑的荒芜绿野,而当年曾是汉朝的宫殿之处,在树树黄叶的后面传来了阵阵秋蝉的叫声。行旅之人也不必去追问当年秦汉的事,今日东来探访古国,眼前只见渭水无声地流向远方。见笑了,仅供参考。供参考答案2: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 :字用晖,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林泉。其诗长于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有《丁卯集》。 1.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而蒹葭秋水,杨柳河桥,皆与怀人伤别有连。首联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此联起句纵笔,出口万里,随即收笔,回到目前。开合擒纵之法运用巧妙 话说诗人正在凭栏送目,远想概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一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捕捉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中,使后人都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不亏为不朽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将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俗”字连用在一处,而四者的关系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流动,却又颇极错综辉映之妙。云起日落,雨来风满,在“事实经过”上是一层推进一层,井然有序,将“形势逼人”很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身临其境的人们必定要作出自己的选择:观望、迎头而上还是退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后人多借用到政治斗争的形势紧迫、或突发事件的暴发前夕等方面的先兆。 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而弃“咸阳城东楼”的题法。何也?一是醒豁,二是合理。看来“西”字更近乎情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 同为晚唐诗人的李义山,有一首《安定城楼》,与许丁卯这篇,不但题似,而且体同(七律),韵同(尤部),这还不算,再看李诗头两句:“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这实在是巧极了,都用“高城”,都用杨柳,都用“汀洲”。然而,一比之下,他们的笔调,他们的情怀,就不一样了。义山一个“迢递”,一个“百尺”,全在神超;而丁卯一个“一上”,一个“万里”,端推意远。神超多见风流,意远兼怀气势。 “一”上高城,就有“万”里之愁怀,这正是巧用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而取得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万里之愁,其意何在呢?诗人笔下分明逗露——“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早已道破,此处并无什么真的汀洲,不过是想象之间,似焉而已。然而为何又非要拟之为汀洲不可?须知诗人家在润州丹阳,他此刻登上咸阳城楼,举目一望,见秦中河湄风物,居然略类江南。于是笔锋一点,微微唱叹。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盖蒹葭秋水,杨柳河桥,本皆与怀人伤别有连。愁怀无际,有由来矣。 以上单说句意。若从诗的韵调丰采而言,如彼一个起句之下,著此“蒹葭杨柳似汀洲”七个字,正是“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2-03 23:07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