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知错能改的故事,最好是发生在有点名气的人身上的事。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9:56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11-12 21:46
古代知错能改的故事,最好是发生在有点名气的人身上的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11-12 22:11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列宁和哥哥姐姐一起到喀山的姨妈家去玩。表兄弟表姐妹聚到一起,大家都特别高兴,他们东奔西跑,玩的很开心。不料,列宁一步小心碰到一张小桌子,一只长颈玻璃花瓶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

姨妈听见响声,走进屋里问道:“孩子们,谁把花瓶摔碎了?”

“不是我。”

“不是我。”

每个孩子都这么说。

列宁是孩子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他摔碎了花瓶,心里有点害怕,听见哥哥姐姐们都说“不是我”,也跟着说了一句“不是我”。

姨妈并没有追究事情的真相,她把地址上的碎玻璃片打扫干净,事情就算过去了。

但是列宁觉得自己骗了姨妈,心里一直不好受。这天晚上睡觉时他又想起这件事,便不由得哭了出来。
妈妈听了列宁的叙述,安慰他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妈妈明天就写信告诉姨妈,姨妈一定会原谅你的。”追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浪子回头金不换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11-12 23:07
廉颇,负荆请罪追问就只会去搜已经有了的答案,你自己不知道就不要回答追答我靠,自己写的好不好,搜出来的会这么简单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1-12 23:02
汉武帝 轮台罪己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