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怎样告诉小朋友有事情要跟大人商量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8:02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2-06 13:07
怎样告诉小朋友有事情要跟大人商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06 13:53
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天晚上,齐齐的爸爸对他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要把你送到爷爷家里住一个月。到了那里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要惹他们生气,知道吗?”

听到爸爸的话,齐齐很吃惊,接着大声地反对:“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爷爷那里,我不去!”

“不去不行,这个月爸爸和妈妈都要出差,没有人照顾你!”爸爸生气地对齐齐说。

“为什么你们不问我愿意不愿意呢?我不想去爷爷家!”齐齐难过得快要哭了。

“大人决定的事还要问你同不同意,你懂什么啊?这事你同不同意都得这样了,我和你妈妈都出差,总不能把你一个人放在家里吧”爸爸一脸怒气地对齐齐说。

第二天,齐齐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家里。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开始恨他的爸爸妈妈了。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当遇到事情尤其是和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总以为孩子太小,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即使跟他们商量也没有用。

当然,生活中有些大人的事情是不必让孩子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却完全应该让孩子参与讨论,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

孩子和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父母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的意见也非常重要,甚至能对整个事情产生重大的影响。

陈先生和妻子准备买一套新房子。他们挑来挑去,觉得两个楼盘比较中意。但这时候,夫妻两人的意见却出现了不一致。

一天,夫妻俩又因为房子的事情争执起来。这时候, 陈先生女儿—上小学六年级的彤彤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要买房子怎么从来都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呢?”

两个人立刻停止了争吵,奇怪地看着彤彤,半天没说出话来。

“你能有什么意见,小孩子懂什么啊。”陈先生首先从惊异中醒过神来。

“就是,买房子是大人的事,你管这么多干什么?!”妈妈接着说。

“买房子是全家人的事,我也是家里的一员为什么不关我的事呢?”彤彤生气地问。

“可是你懂房子吗?小孩子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别管这么多闲事。”爸爸朝彤彤一摆手,很不耐烦地说。

“谁说我不懂,我知道爸爸要买新时代花园,我还知道,那里的房子根本不能买。”

“为什么不能买,你知道什么啊?”陈先生吃惊地问。

“新时代花园的旁边有一片空地对吧?那里马上就要建化工厂了,爸爸想以后天天都闻化工厂的怪味吗?!”

“什么?化工厂?我怎么不知道?你听谁说的啊?”陈先生非常疑惑地问彤彤。

“我同学的爸爸是化工厂的厂长。那天我和他说你们想买新时代花园的房子,他说不能买,因为他爸爸告诉他化工厂马上就要搬过去,他还说化工厂的气味能熏死人呢。”

“真的吗?要真是那样,这房子就真不能买了。”陈先生自言自语地说。

后来,陈先生打听了一下,彤彤说的消息确实是真的。于是他在另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乔迁新居,生活得非常幸福。

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

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如果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时,孩子才会大胆地告诉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需要做一项决定,他也会主动跟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而不是隐瞒父母,一意孤行。

因此,父母应该随时记住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遇事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当孩子表示不满或者反对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解释,争取孩子的理解,而不能强制孩子服从甚至恐吓孩子。

当遇到与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应该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说:“孩子,有件事和你密切相关,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当遇到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大事时,应该让孩子知道,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告诉孩子:“这件事非常重要,你有什么想法吗?”

尊重孩子的想法

周末,陈女士和来她家玩的同事聊天,说到单位几个年轻人谈恋爱的事。

“听说小赵又失恋了,你知道吗?”陈女士说。

“是吗?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同事很惊讶。

“还不是小王,已经好长时间不理小赵了,听说又在医学院找了一个研究生,正打得火热呢!”

“啊?小王怎么这样啊,不是跟小赵谈得好好的吗?人家小赵也不错啊,真是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电视的儿子明明突然说话了:“我要是小赵叔叔,才不理小王阿姨呢,她太坏了!”

“到你房间去,大人说话你搭什么腔,你懂什么啊,讨厌的孩子!”陈女士站起来,拉着明明的胳膊就走。明明撅着小嘴,一边走还一边小声嘟囔:“本来就是吗!”

孩子懂事以后,便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人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大人靠近。他们对大人世界的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时,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一天晚上,小辉很忧伤地对妈妈说:“一休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啊,把一休送到庙里当和尚,还不让一休回家看她!”

“孩子,这不是狠心。她把一休送到庙里,是因为她希望一休能在那里得到教育和磨练,以后能成为了不起的人。”妈妈温柔地对小辉说。

“可是一休才多大啊,为什么不等到他长大以后再把他送到庙里呢?”

“孩子,人在小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红的,他就是红的;而你在上面画黑的,他就变成了黑的。所以,妈妈让一休从小就在庙里受教育,这样才能让一休更加聪明、更加坚强,如果等一休长大了再去庙里,那时候就晚了。”

“那我是不是也要去庙里当和尚,以后才能成为了不起的人呢?可是我离不开妈妈啊。”小辉不是那么担忧了,眼睛里开始闪出光芒。

“当然不用,寺庙只是象征着一个受教育、受锻炼的环境,就像学校一样,你在学校也可以受到教育和锻炼啊。如果你想成为和一休一样聪明的人,就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认真听讲,争取把老师讲的知识全部学会。”妈妈抚摸着孩子的头发,微笑着对孩子说。

“妈妈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变得像一休那么聪明,我也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孩子蹦了起来,搂着妈妈的脖子大声说。

“好孩子,妈妈相信你!”妈妈高兴地亲了小辉一下。

孩子经常会在看动画片或漫画书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想法。对于这些孩子世界里的事物,父母不能漠不关心,而应该主动去了解它们,和孩子一起去欣赏和思考。

孩子主动和父母谈到孩子世界的事情,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这时,父母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如果故事中的妈妈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劳累一天的缘故,对小辉的问题不理不睬:“一休是谁啊?什么当和尚啊?小孩子到一边玩去!”事情的结果将会是怎样呢?

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互重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因此,不论是孩子想要讨论大人世界里的话题,还是大人想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这种彼此之间交流都显得尤为重要。

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当孩子在你和客人谈话时突然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打击和压制他们。你应该说:“好吧孩子,你也来说说你的观点!”

当孩子说的观点是正确的,你应该说:“孩子,你说得很对!”

当孩子主动和你谈起他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和想法,不要不耐烦地敷衍了事,而应该对孩说子:“我们一起聊聊。”

尊重孩子的游戏

一天,明明对爸爸说:“我们一起来玩打针的游戏好不好?”

“什么打针的游戏啊?”爸爸正在看电视,有点不耐烦。

“前几天我生病,护士阿姨给我打针,今天我也要给爸爸打针。”明明一边说,一边做出一个打针的姿势。

“好了,别胡闹了,爸爸没时间!”

“只要一会就可以了,好不好?”明明求爸爸。

“没看到爸爸在看电视吗?找你妈妈去吧!”爸爸非常不耐烦地说。

其实,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应该是父母非常开心的事。可是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却往往不愿意和孩子一起游戏;或者想和孩子一起游戏,却不知道该玩些什么。

从赏识孩子的角度来讲,这时,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请求,抽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不仅仅是哄孩子开心,更是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进行有益的交流,从而打开他们幼小的心扉,更加真实和准确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了解父母。

如果把上面的案例继续下去,明明的爸爸应该这样表现:

当明明去找爸爸一起做游戏时,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那好,现在我要给你打针了。”明明一本正经地对爸爸说。

“现在就开始了吗?”爸爸假装惊奇地问明明。

“是啊,快点,我要给你打针了!”明明“命令”爸爸。

这时候,爸爸突然扭转身子要逃跑,一边跑还假装惊恐地叫喊,“不!我不打针!我怕疼,求求你了!”

“乖,不要害怕,我打针一点都不疼。”明明学着护士的口气说。

爸爸只好趴在床上,让明明给她“打”了一针。“爸爸你疼吗?”明明微笑着问爸爸。

“不疼,明明打的针一点都不疼,明明真棒!以后爸爸生病了还要你帮我打针。”爸爸很高兴地说道。

“爸爸,为什么生病以后要打针呢?”明明问道。

“因为打针的时候药水就被注入我们身体里了,药物杀死身体里致病的细菌和病毒,我们的病就好了。你看,上次你打完针后,不是就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所以以后生病要乖乖让护士给你打针,这样你的病很快就好了。”爸爸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

“哦,我知道了。”明明用力地点了点头。

在游戏中,如果父母能够放松自如地扮演弱小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强者,就能在轻松的游戏和笑声中抚平孩子的消极记忆。另一方面,家长扮演弱小的角色,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向你表露他在重要问题上的想法和感受。而父母作为观察者和倾听者,要抓住时机,在玩耍中帮助孩子松弛某种特定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正确地面对它。

通过尊重并参加孩子的游戏,再加上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赏识,父母可以观察到孩子原原本本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亲密沟通中加深亲子感情,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成长。

有些父母可能担心自己扮演弱小的角色会失去孩子的尊重,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有机会和你以愉快的方式游戏一番而感到很兴奋,进而没完没了缠着你,不过这是完全值得的。游戏之后,孩子会明显地对你更有感情、更亲近、不抱戒心,有时他们更深层的感情也会自由地流露出来。游戏和笑声让孩子对你们之间的关系有了完全的信心,从而能够让你更多地了解他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要求和父母一起游戏时,父母不要置之不理甚至训斥孩子,而应该尽力配合。你可以说:“好吧,我们一起玩游戏!”

当孩子玩的游戏你不会时,不要因此而拒绝孩子一起游戏的请求,而应该尽快学习:“那好,不过你要先教我该怎样玩。”

和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要善于提醒和控制孩子。你可以说:“让我们痛痛快快地玩一个小时,然后就去做作业,好吗?”

尊重孩子的理想

7岁的璐璐由父母领着到医院看病。璐璐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已有两年钢琴的学习经历。母亲对医生说,她一进老师家门就哭,一开始练琴就泪流满面,还可怜巴巴地哀求说:“妈妈,我真的不想学。”虽然母亲心软,但父亲坚持要她学琴,并且把特长与升学联系在一起,认为学成以后孩子就有机会成为特长生,这对上重点中学有加分的好处。

钢琴老师还给她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必须练习4首练习曲。一旦孩子琴弹得不好,父亲就用手指戳她的头,还推搡她,大声训斥她。

璐璐就这样承受了两年,终于有一天扛不住了:她经常挤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胳膊腿还控制不住地乱动。班主任也向家长反映:“璐璐上课挤眉弄眼,还摆肩膀,经常突然尖叫,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后来,医生诊断璐璐患了抽动症,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康复。

上面这个故事正是由于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理想,逼迫孩子学习钢琴,造成孩子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和内心长时间的压抑,从而诱发了疾病。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上小学开始,就为了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规化好了,甚至想到了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什么专业。为此,父母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步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

作为家长,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所谓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在赏识和尊重孩子理想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父亲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起看电视。孩子见屏幕上的律师威严、气派,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举例证明,说得大家一个个点头称是,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便对父亲说:“我以后也要当律师。”

父亲立即说:“你的理想很好,我支持。当律师是非常威风的,能够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地为人辩护。但是,想要当律师就必须把许多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还必须要学习很多其他多方面的知识,以后还要处理社会上各种关系。你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好作律师的准备!”

听父亲这么一说,孩子对律师的职业更加憧憬了。从此,他对于律师应该学习的课程及行为习惯都非常重视了。

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赏识和支持。但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更不是马上提出要求,或者用纯理性的、非常严格的终极标准要求孩子,这会让孩子知难而退,轻易放弃。真正的支持应该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

当孩子对父母的安排表示反感的时候,父母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你可以说:“告诉妈妈你喜欢哪项活动?”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好和理想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你的理想真不错,我支持你,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实现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06 14:13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