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密封瓶A、B内;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 ,其变量是 。
(3)步骤④加热过程要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能够变蓝的是摘自 (A瓶或B瓶)的叶片,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还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 。
(5)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会 ,说明A瓶的植株释放了 。
B瓶的蜡烛会 ,说明B瓶的植株进行了 作用。
(6)结合第(4)(5)问,请完成光合作用表达式 。
(7)步骤③取下玻盖后,发现A瓶光照6—7小时后,瓶壁上形成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 而生成的。
(8)运用:为了增加温室蔬菜的产量,人们往往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 。
(15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密封瓶A、B内;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8:12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1-27 21:4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27 22:21
(答案→) 解析:(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A、B瓶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光。(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酒精着火点低,容易燃烧。(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同时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5)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多,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氧气,氧气被植物的呼吸消耗。(6)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可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7)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瓶壁上形成的小水珠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8)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27 23:13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