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3:58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1-03 15: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解答1~5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g^u,使劲张弓)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七年,秦破赵,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人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遂灭赵。  [注]百金之士,指勇士。1.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让李牧     让:怀疑B.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固执C.李牧多为奇陈    陈:通“阵”,阵式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小心翼翼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牧用兵艺术和军事才能的一组是①牧杜门不出,固称疾。②李牧至,如故约。③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④匈奴不敢近赵边城。⑤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⑥李牧不受命。[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⑤⑥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牧是赵国的优秀将领,曾驻守在代地雁门关一带防御匈奴。他的一些做法虽然有悖于常理,却显示了他的独到之处。B.赵王认为李牧没有战绩,很生气,让人取代李牧做了将领。但此人有勇无谋,赵王只得又请李牧复出。李牧声明还要采用原来的办法。C.李牧爱护下属,知彼知己,所以能指挥若定,收放自如。先任凭匈奴掳走几千人,然后再大破匈奴,势如破竹。D.赵王中了秦的离间之计,派人秘密捉拿李牧,将其杀害。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匈奴小人,详北不胜,以数千委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悉勒习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03 16:53
答案:解析:  1.A(让:责备)  2.C(A即使B却C①用②把D才)  3.B(①⑤⑥不是)  4.C(“先任凭匈奴掳走几千人”误)  5.①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官吏,收到的税款都送到幕府,作为军费使用。  ②匈奴小股入浸,使假装败北,并丢下数以千计的人畜给匈奴,作为诱饵。  ③全部率领他们练习打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1-03 17:10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