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中有一段乔治与他未婚妻的关于是否邀请乔治的朋友的对话中,他的未婚妻在对话中有这么一句话:"乔治,你有那样的朋友,就不该跟我订婚了."我实在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他的未婚妻是什么样的人,乔治的父亲描述是:她这样撩起裙子,你就被她迷倒了~
其实整个故事我都没有读懂,不知道乔治是什么样的人,父亲有为什么站在他朋友那边,是否真的如父亲所述的"你玷污母亲的名誉,出卖彭宇偶,甚至让自己的父亲待在床上,让他动弹不得" 是否是因为乔治与父亲之间本来就有不和,或者说,父亲以为丧妻之痛,老年的身体每况愈下,以及自己关在一个阴暗的房间,让自己从内心觉得已经被儿子代替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扭曲,因为如果真如父亲对儿子的判决所说的那样,已经掌握乔治的客户联络名单,也与他的朋友建立了联系,为什么要等到这么一个时候来判决,而乔治对待父亲对他淹死的判决却真的投河自尽,这又怎么理解呢?
希望回答者不要转别人的评论或文章,因为我已经看过了,我想看看各位的理解
另外,抱歉,因为本人只有24分的财富值了,不能悬赏很高
读卡夫卡<判决>的疑问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22:48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2-18 12:3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18 13:08
首先我觉得卡夫卡的风格就是如此。他的许多文章都没有明确的背景,清晰的逻辑。我觉得卡夫卡的文章,即使是小说,也是他表达自己情绪和潜意识的工具。读完他的一篇文章,就觉得是做了一场梦。梦没有逻辑,但却最好的表达了情绪。
从文章来看,他的女朋友可能另有所图,比如金钱,地位等,所以对与他交往的人比较关注。
文章中的父亲应该是卡夫卡自己父亲的写照。卡夫卡在《致父亲》这一篇长信中的第一句就说“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听说卡夫卡的父亲十分专横,暴戾,卡夫卡就一直生活在这种精神上的压迫下。《致父亲》一文详细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父子关系。
父亲在卡夫卡心中极具支配力,是强权、命运的反映。卡夫卡的许多人物都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平。儿子应对父亲无条件服从,父亲支配儿子的一切,当儿子有所反抗时,就要受到父亲的制裁。我觉得这就是文章的情绪逻辑。
文章中父亲的行为当然不符合现实逻辑,明显父亲的多疑,支配欲,乖戾,无情的脾性都无限放大了。我们可以追究父亲这种行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卡夫卡在创作这篇小说的心境。
据说卡夫卡习惯夜间写作,这篇文章是他用一晚上一气呵成的,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作品离奇一点也毫不奇怪吧。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有过分解读之嫌,参考一下吧。
从文章来看,他的女朋友可能另有所图,比如金钱,地位等,所以对与他交往的人比较关注。
文章中的父亲应该是卡夫卡自己父亲的写照。卡夫卡在《致父亲》这一篇长信中的第一句就说“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听说卡夫卡的父亲十分专横,暴戾,卡夫卡就一直生活在这种精神上的压迫下。《致父亲》一文详细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父子关系。
父亲在卡夫卡心中极具支配力,是强权、命运的反映。卡夫卡的许多人物都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平。儿子应对父亲无条件服从,父亲支配儿子的一切,当儿子有所反抗时,就要受到父亲的制裁。我觉得这就是文章的情绪逻辑。
文章中父亲的行为当然不符合现实逻辑,明显父亲的多疑,支配欲,乖戾,无情的脾性都无限放大了。我们可以追究父亲这种行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卡夫卡在创作这篇小说的心境。
据说卡夫卡习惯夜间写作,这篇文章是他用一晚上一气呵成的,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作品离奇一点也毫不奇怪吧。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有过分解读之嫌,参考一下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怙棘
- 2021-02-18 14:32
你要从他的艺术手法来理解 卡夫卡他为人温和友善,内心却十分孤独。他把他的烦恼、抑郁、不平、痛苦……一切的生活感受都埋藏在心底,通过认真的思考,然后用他的笔不倦地表达着。 卡夫卡的深刻不在于他自己本人的孤独,而在于,他用自己灵魂的孤独体验预演了现代人的孤独命运。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