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如何结合道家儒家思想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5 03:04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3-24 13:35
太极图说如何结合道家儒家思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24 13:44
道家:太极是事物的整体、源头,阴阳是事物对立的两极。
讲到宇宙本体,道家说太极,佛家讲“真如、实相、法身、真心本性、一真法界、如来。。。”,基督教说“终极真理”或上帝。总之,这些不同的名词,指向的都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就是道德经说的玄牝之母。
《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了悟大道,到了没有二元对立的境界,所谓返璞归真。真,就是太极,真心本性。凡夫依然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看问题就是有高低之分。
阴阳关系,用哲学上的话,是对立双方互相依赖、竞争、冲突和转化的运动关系。我们凡夫看到这些,所以佛家说“俗谛--世间真理”,叫“诸行无常”,马克思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恒常不变的现象,所以不承认有宗教认为的绝对真理。
实际上,真理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道德经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就是二元对立的阴阳关系,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是凡夫的境界。
圣人的境界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在哪?就是太极。“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讲到宇宙本体,道家说太极,佛家讲“真如、实相、法身、真心本性、一真法界、如来。。。”,基督教说“终极真理”或上帝。总之,这些不同的名词,指向的都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就是道德经说的玄牝之母。
《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了悟大道,到了没有二元对立的境界,所谓返璞归真。真,就是太极,真心本性。凡夫依然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看问题就是有高低之分。
阴阳关系,用哲学上的话,是对立双方互相依赖、竞争、冲突和转化的运动关系。我们凡夫看到这些,所以佛家说“俗谛--世间真理”,叫“诸行无常”,马克思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恒常不变的现象,所以不承认有宗教认为的绝对真理。
实际上,真理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道德经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就是二元对立的阴阳关系,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是凡夫的境界。
圣人的境界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在哪?就是太极。“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3-24 15:21
自己看书更明白
- 2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3-24 14:44
“陈氏太极拳图说”吗?前半本书基本都在讲“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