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远寒皂雕旗,明月高台金风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绕能有几?两娥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从修辞角度评价全诗
简洁一点好吗??
秋风远寒皂雕旗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20:45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2-27 20:1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27 21:14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2-27 21:53
王昭君 西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