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教僧人 有僧穿黄色 有人穿有点带天蓝颜色稍浅一点的 有什么区别?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8:20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1-02 12:39
这个问题属于佛教律仪方面的不是要大家分别哦 只是想知道这个知识而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1-02 14:14
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也就是赞美的歌词。
  海青又称"大袍",古代丛林将礼佛的衣服称为海青,乃取意于:"海",因海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自在无碍;"青",因其色泽青出于蓝,意在鼓励策进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胜。
  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02 16:49
看衣服的颜色可以看出此人在佛寺里的辈分,如灰布色就是入门不久修为不高的小沙弥,黄色修为高些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1-02 16:02

【粪扫衣】

又名衲衣,乃火烧衣、牛嚼衣、鼠啮衣、死人衣、月水衣等等之衣,印度人讳忌,故弃之,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洗净之后补纳成衣,故名“粪扫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粪扫衣之功德,在于使人离贪著。 【染衣】

用木兰色等坏色来染成的衣,即僧衣。 【坏色衣】

 (衣服)僧衣也。翻译名义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坏色衣,言非五方正色。”

【坏色】

 (杂语)梵语袈裟kas!a%ya,译曰坏色。避青黄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坏之,故曰坏色。有三种:一,青坏色。二,黑坏色。三,木兰坏色。此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法衣称为袈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梵网经下曰:“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行事钞中之三曰:“四分云坏色者,若青黑木兰也,彼得衣不作三种坏著者堕。”六物图曰:“律云:上色染衣不得服,当坏作袈裟色,即戒本中三种染坏皆如法也。”

 

事实上,古代出家人穿的不是黄色,是灰色。现在之所以穿成黄色是根据南朝佛教的颜色。因为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明黄色。南传国家僧衣的颜色,是用一种树皮作燃料,因为当地的树不同,所以有的偏红、有的偏黄。

  • 3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02 14:59
金裥衣是指用金缕织成的袈裟,又称为金 袈裟、金色衣、黄金叠衣、金色叠衣。《贤愚经》卷十二记载,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提夫人曾经亲自手织金色的叠衣,想送给佛陀,佛陀使乔昙弥施舍给众僧,众僧不接受,又还给释迦牟尼佛,后来让弥勒佛披着。《长阿韩经》卷三、《佛般泥洹经》卷下则记载佛陀将要涅磐时,弟子富贵献给佛陀黄金叠衣,佛陀于是为他宣说妙法。《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佛陀将袈裟传给弥勒,于是衣钵相传成为坲教师徒授受的重要手续,这种袈裟渐渐带有传法的意味。至于汉地僧人穿这种袈裟,大约始于五代北宋初,并且迅速传到东北亚地区。《宋高僧传》卷二十八中记载,高丽国王曾送给永明延寿“金线织成袈裟”。现代有些法师在举行法会时,身披黄色或红色的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或许便是源于金 衣的缘故。另外,还有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服”——海青,这是现代二众礼佛时和比较正规的场合所用外衣。它的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所以又称为“大袍”。出家二众在礼佛、诵经时穿大袍,将三衣中之一种披在大袍之外;其余只可穿大袍,不批袈裟。海青是根据隋代以后天子所穿的黄袍稍加修改而成,江苏吴中之地将广袖的衣服成为海青,因为僧袍的袖广,所以援引其名,成为“海青”。同时,“海青”更有一些引申的含义,称僧袍为“海青”是取大海的浩瀚深广,能容万物;取大海波浪的飘逸洒脱,自在无碍;取大海色泽青出于蓝,代代更胜,意在鼓励策进,不同凡俗。 海青虽然是脱胎于汉服,但是它仍然有一些特别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称为“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逢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称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但是,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穿凿附会之谈,实际上无非是为了加强衣领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清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 海青其实应该是比较正规的常服,中国佛教的出家人在举行法会时都会穿海青,所以它更具有法服的意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