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型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填“增大”或“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23:33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2-14 03:10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型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4)已知抗旱型(R)和多颗粒(D)属于显性性状,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型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型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所占比例是 。
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颗粒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若只让F1中抗旱型多颗粒植株相互受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 。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型少颗粒(Rr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增大 (2)基因选择性表达 (3)碱基对替换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4)4/9 1/6 24∶8∶3∶1 (5)先用基因型为Rrdd和rrDd的植株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基因型为RRdd和rrDD的植株,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14 03:54
(答案→)增大 (2)基因选择性表达 (3)碱基对替换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4)4/9 1/6 24∶8∶3∶1 (5)先用基因型为Rrdd和rrDd的植株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基因型为RRdd和rrDD的植株,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 解析:(1)抗旱型农作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从而增强根细胞的吸水能力。(2)该代谢产物在茎、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对比R基因与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知,R基因上的A被T取代从而突变成了r基因,这是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是糖类,糖类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4)由题干信息知,亲本基因型为rrDD、RRdd,F1的基因型为RrDd。①F1自交,F2抗旱型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RrDd)所占比例为4/9。②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的植株中RR占1/3,Rr占2/3,自交所得F3中旱敏型植株(rr)所占比例为2/3×1/4=1/6。③由题意知,该植株与旱敏型多颗粒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RrDd、rrDd,F1中抗旱型多颗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DD、2/3RrDd,它们相互受粉,杂交类型为1/3RrDD×1/3RrDD、2/3RrDd×2/3RrDd、2×1/3RrDD×2/3RrDd,F2的性状分离比为24∶8∶3∶1。(5)通过一次杂交获得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需要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2-14 04:30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