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8:43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12-24 00:37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时鲁简肃公宗道方为司户参军,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每贷于王,犹不足,则又恳王予贷俸钱。  鲁御下严,库吏深怨之,诉鲁私贷缗钱,州并劾王。王谕鲁曰:“第归罪某,君无承也。”鲁曰:“某贫不给,以干于公,过实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经生,仕无他志,苟仰俸入,以养妻子,得罪无害,况以官物贷人,过不及免。君年少有志节,明爽方正,实公辅器,无以轻过辄累远业,并得罪何益?”卒明鲁不知,而独受私贷之罪。鲁深愧谢不自容,王处之裕如,无慊恨色。由是沉困铨管二十余年。  晚用荐者,引对吏部,状其功过,奏内有鲁姓名。时鲁已参大政,立侍殿中。仁庙目鲁曰:“岂卿耶?”鲁遽称谢,且具陈其实。仁庙叹曰:“长者也。”先是有私过者,例改次等,由是得不降等,诏改大理寺丞,仕至省郎,累典名郡,晚年田园丰腆,子孙蕃衍,寿八十九卒,亦庇贤为善之报也。——《宋史》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  给:丰厚B.某贫不给,以干于公    干:求取C.过实自某,公何辜焉    辜:对不起D.仁庙目鲁曰        目:用如动词,看2.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子加粗部分中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引对吏部,状其功过  B.鲁遽称谢,且具陈其实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以轻过辄累远业   故不积小流则无以成江海B.禄俸不给,每贷于王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C.过实自某,公何辜焉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D.亦庇贤为善之报也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成为王缮甘愿独当罪过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鲁)“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 ②鲁御下严 ③(王)“仕无他志”,“得罪无害” ④(王)“过不及免” ⑤(鲁)“实公辅器” ⑥(鲁)“已参大政”A.①②③               B.②④⑥C.③④⑤                D.③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宗道做司户参军时家贫,人口多,俸禄不够开销,常常借贷,还不够用,不得已挪用了公家的钱。B.王缮认为鲁宗道年轻,有志向操守,豪爽正直,是朝廷的有用人才。C.王缮晚年因有人举荐,被召到吏部述职对答;由于鲁宗道说出了当年的实情,而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D.王缮庇贤为善,终于得到好报,晚年不但升官发财,而且多子多孙,尽享天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2-24 02:11
答案:C,C,C,C,A解析:1.辜,应为“罪”。2.C句中的“其”。与“无罪”组成主谓短语做“隐”的宾语,而其他三句中的“其”均为偏正短语的定语。3:A.前“‘以”:介词,因;后”以”:用来。B.前“于”:介词,向;后“于”:介词,到D.前“为”:动词,做,从事;后“为”:介词,向,对。5.并非“挪用公家的钱”,而是预支俸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2-24 03:19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