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的老百姓们,听到新华的拳头产品在2010年9月底即将“再次”停售,本人经东莞新华人寿一业务员推荐吉星高照产品,计划书上其收益非常可观,利息每年高达10%。但是后来,从老家湖南新华寄来同样产品吉星高照,计划书上其收益跟东莞新华计划书相差极大!整整2倍的差距!
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公司,有不同的计划书给到我们呢?而且在自己网上搜索了一下,吉星高照在09年7月份已经停售过一次。今年“再次”停售!新华还值得我们相信吗?
所以,请东莞的广大老百姓在选择新华保险的产品时,一定要谨慎!
广大的老百姓们,听到新华的拳头产品在2010年9月底即将“再次”停售,本人经东莞新华人寿一业务员推荐吉星高照产品,计划书上其收益非常可观,利息每年高达10%。但是后来,从老家湖南新华寄来同样产品吉星高照,计划书上其收益跟东莞新华计划书相差极大!整整2倍的差距!
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公司,有不同的计划书给到我们呢?而且在自己网上搜索了一下,吉星高照在09年7月份已经停售过一次。今年“再次”停售!新华还值得我们相信吗?
所以,请东莞的广大老百姓在选择新华保险的产品时,一定要谨慎!
我们平安公司的计划书是需要签字的,而且计划书全国都一样,都是由金领系统出来的
刚回答了类似的问题,不知道提问的是否是同一人,我是保险专业毕业的,也是看着各家保险公司成长的,我来客观地阐述一下此事的发生。
1、保险公司的每个保险条款无论在哪里销售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无论我们在哪儿购买的保险,享受到的都是完全相同的利益;
2、我们购买之前收到任何计划书都只是要约邀请的一部分,它并不会构成将来的保险合同内容,所以它的真实与否并不会影响将来保险合同的存续和兑付;
3、之所以各地计划书不同,在于本地业务管理部门的导向不同。因为我国个人保险初期形成的观念就是错的,所以广大的老百姓都认为未来的收益很重要(事实上保障才是保险的真谛),因此有些地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便把演示收益甚至是将来的预期收益做了提升,严格而论这会误导消费者,但由于保险合同中不会承认此项计划书内容,所以无论结局如何,最后一般都是以保险合同为凭的。
4、由于我国经历了保险从预定高息向低息调整的历史,所以每次保险公司停售都会引发大量的抢购,相信该公司对于这款产品的“停售”是为了拉动销售,只是不知未来是否真的停售?
5、我坚信这句话:愚弄消费者的商家最终肯定会自食恶果的。
你好
这是业务员的品质问题
计划书的红利演示是按照高中低档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