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①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0:30
  • 提问者网友:别再叽里呱啦
  • 2021-12-23 00:33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②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③后来知道这两句话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④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⑤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⑥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变。⑦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试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⑧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⑨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言,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⑩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11)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如果你认为它们都不正确,可把正确答案写在E后面的横线上。[  ]A.鹦鹉、猩猩都没有语言B.人类语言形成的过程C.禽兽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是有区别的D.鹦鹉、猩猩的语言各有特点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本段文字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3.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4.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中的“这”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类语言能“随机应变”的两项原因是[  ]A.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出发的。B.人类能把语言分析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许多音节。C.人类语言的音素是无穷多的。D.人们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意念”,配以语音,综合运用。E.人类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12-23 02:12
答案:解析:1.E.人类语言的特点2.B3.作比较,列数字4.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无穷的意义5.符号语言6.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7.B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2-23 03:03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