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教各位家电业人士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0 17:09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5-10 03:14
我想在我们县上开个家点商场,想上齐国内几大家电巨头的货,如长虹,海尔,格力,美的,等等的品牌,不知道要走什么途径?想向各位请教。越详细越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5-10 03:47
短期影响就是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受汇率影响资金压力增大 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低端产品出口受阻 各国贸易壁垒增大

长期影响就是企业进行合理的兼并重组 淘汰一些技术含量低 利润率低 出去价格优势 毫无竞争力的产品 进而加快行业的产业重组 一些大的企业将走出金融危机 在一段的时间内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出口的龙头企业 并且开始运动金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国内小家电行业在量跌的同时,出口利润也受到挑战,为此,家电企业开始提高中高端、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出口占比。 人民币升值令中低端热水器丧失价格竞争力,从而令出口总额大幅减小。“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热水器出口额整体下跌了四成。” 在量跌的同时,出口利润也受到挑战。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本已让家电生产企业不堪重负,而人民币的升值则令家电出口无利可图。据刘付锦介绍,很多以出口为主的热水器小企业“熬不住”纷纷倒闭或转型,据他所知,在顺德,近一两年死掉的小型热水器企业就有十几家。 外销仅占三成的厨卫小家电行业受影响尚且如此,而出口比例占到九成的OEM精品小家电企业的日子则更加难过。小家电上市公司德豪润达(002005行情,股吧)副总裁王冬明说,2005年以前德豪润达与灿坤的销售净利润率还高达10%以上,但到了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令小家电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了50%,几乎导致全行业亏损。 据了解,作为对人民币升值的破解之法,中国家电企业无一例外提高了对中高端、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出口占比。 TCL、康佳等彩电巨头型企业有关人士就表示,对彩电的出口肯定带来不利影响,但企业早几年已做好相应准备,比如通过海外建厂和利用远期汇率(一般从交货到结算要经历几个月,公司可以按几个月后的远期汇率来报价)来规避风险。以OEM出口为主的小企业则表示,以自主品牌撬动国内市场,并确立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战略。 春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冯斌预计,尽管人民币升值令空调出口“变相涨价”,但在2008年的春交会上,空调出口价格将继续上调。他还透露,受新兴市场需求激增,2008年前3个月,空调出口仍呈增长之势。 “家电出口受创有目共睹,企业在完备自身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政府有关政策的扶持和指导。”有家电企业老总提出,国家是否能在出口退税政策和采购增值税政策这一块有所松动,给家电企业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
人民币加快升值的趋势很难阻挡,抑制出口的宏观政策将更加严厉。
与此同时,各类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问题也日益突出。多年来稳定的雇工价格每人每月800元已被打破,广东地区劳动力成本已上升至每人每月1200元,江浙地区更是上升到每人每月1400元。而且,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更多地区经济的活跃和发展,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对工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都会给家电出口企业带来更沉重的负担。
家电制造行业起源于欧美,但是现在却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经过多
年的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在产品的技术趋势、生产工艺流程和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等方面,比日渐脱离一线的欧美企业更具优势。因此,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从一般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类型转移。
一般的货物贸易主要是承接制造订单,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利润低、风险大,就连在舆论评价中都处于被动。而服务贸易拥有环保、节能和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未来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比如,产品的前期研发、设计思路的提供、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开发、物流管理,甚至包括更超前的外贸金融服务等。据了解,目前很多年出口销售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在规划企业下一步发展策略时,已经将这类服务贸易列入重点研究对象。
对于家电行业而言,上诉的利与弊影响最大的就是不利因素中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了。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中国家电业的制造能力在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中国有大部分家电企业依靠出口生存。所以,这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对于大部分依靠出口、或者出口份额占总市场份额较大的家电企业中还是引发了阵痛。
浙江赛亿电器有限公司张春胜副总经理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对于国家整体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则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调整发生的比较突然,造成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