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寻找一首歌,我只知道几句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0:48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3-09 14:20
全部歌词歌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3-09 15:55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2113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5261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美丽的燕子啊哭泣泥娃娃
蜻蜓飞过夹竹桃神仙不4102见了
小斑马蔷薇花牧羊的原野
群鸟翱翔的天际岁月尽1653流逝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绝
骊歌一曲送别内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虽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容莫迟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3-09 18:30
送别
  • 2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09 18:18
答:送别 (李叔同---民国时期文人)
  • 3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9 17:54
一、丰子恺版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可能是编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二、林海音版 台湾女作家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电影《城南旧事》版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使用,并没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实际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三、陈哲甫增续版 可能是因为《送别》比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后有人续填歌词。而有的续词随原词一起传播,时间一长,被人误当作李叔同《送别》的第二段。最著名者当属陈哲甫续词。 陈哲甫(1867~1948),天津人。190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北师大前身)教授、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贫儿院院长等职。1928年后居天津。陈哲甫与李叔同相识,并可能和李叔同有亲戚关系。他写的《送别》续词收入杜庭修所编《仁声歌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2363036》中。该歌集1932年12月由仁声印书局出版。《仁声歌集》将陈哲甫的续词和李叔同的原词同刊在《送别》歌中,形成《送别》的演绎版。全词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四、佚名续增版 《送别》还有这样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 4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3-09 17:31
《送别》作词:李叔同(弘一大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5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3-09 16:28
最佳答案检举bai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du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但传记作者陈星先生却考证出此曲并非词人的自度曲,而是借用了一首zhi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也有论者以为词意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然而两首歌曲在美dao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回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答、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