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干栏居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22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1-03 00: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也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迹。桩柱可分为圆桩、矩形桩和板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桩柱上用主梁和次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板以上的房子为“长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淅川下王岗长屋遗址竟长达100米左右。此外,成都十二桥发现的干栏居(相当于商代),主体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梁与柱的交换,是在梁端或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板之间的连接已用企口技术。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宫殿建筑》)(1)下列关于“干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B.楼阁建筑应是居室向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干栏居。C.“干栏居”不因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D.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干栏居遗迹。B.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构中用得更为娴熟。D.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由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B.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干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干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干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的“长屋”,属家族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1-03 01:16
答案:1.A;2.D;3.D;解析:(1)B项中说“数阁建筑”的“起源就是干栏居”与原文“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的表述不符。C项与原文第2段表述不符。D项表述与第2段的表述也不符。(2)A项中说是“最早的干栏居遗迹”,而原文第3段中表述的是“现知最早的”。B项中说是“古代长江流域”,而原文说是“长江流域史前”,表述不一致。C项表述与原文第6段表述不一致。D项结合6、7两段可知,符合原文意思。(3)D项中表述的“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在原文中找不到推断的依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03 01:31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