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摘一:
对于生命的认识,经历不同,秉性不同,所感也各不相同。《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或名句?请对这一话题作一摘抄,并谈谈你自己的观点。
示例: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的观点:
读书文摘二:
以“文人笔下的秋”为核心,搜集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性阅读,看看同样是写秋,作者的情怀与用语有什么相同或不同,要用材料说明观点。
读书文摘一:
对于生命的认识,经历不同,秉性不同,所感也各不相同。《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或名句?请对这一话题作一摘抄,并谈谈你自己的观点。
示例: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的观点:
读书文摘二:
以“文人笔下的秋”为核心,搜集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性阅读,看看同样是写秋,作者的情怀与用语有什么相同或不同,要用材料说明观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绝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凭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描写秋天的送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描写秋天的元曲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居秋暝①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
[注释] ①秋暝:秋天的傍晚。②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③“随意”句:《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歇:消歇,凋谢。
〔作者〕王维 (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②。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③。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④。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⑤。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⑥。
孟浩然
(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八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诗坛所推崇。在描写山水田园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