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文中何其的意思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18:32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1-23 07:35
古文中何其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1-23 08:01
问题一:文言文中,何其是什么意思? 多么问题二:高考成绩465分,选什么学校好? 20分各省的不一样啊!~
在陕西的话465分,可以上3本,或专科
不过我觉得专科比3本好一点
3本上出来没什么用,专科可以转本,将来转个好一点的本科,继续考研·~十条不错的路!~
我想其他省也是一样的吧!~除了高考题难一点的地方问题三:古文中以为有哪些意思 以
◎ 以 y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词性变化
--------------------------------------------------------------------------------
◎ 以 yǐ
〈名〉
(1)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Israel]。如:阿以战争
◎ 以 yǐ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 以 yǐ(1)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because of]-......余下全文>>问题四:古文中其是什么意思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问题五:以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
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
4、〈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袁可立)又以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5、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6、〈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
7、〈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赠~鲜花。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8、【以……为……】相当于“把……作为 ……”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9、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 皆以美于徐公。”
10、〈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广视听;~待时机。
公(袁可立)至,即尽收讼牒委各邑理之,以杀其势。——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1、〈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粲~繁。《礼记·乐记》:“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2、为;行事:《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
13、此;这些:《礼记·射义》:“ 凡以庶士,大小莫处。”
14、通“ 已 ”。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 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15、通“ 已 ”。已经:《汉书·张敞传》:“ 今两侯以出。”
16、与:《诗·召南·江有汜》:“ 子之归,不我以。”
17、及;及于:《论语·尧曰》:“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8、作语助。如:可以、得以、能以、足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