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体现的哲学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3:56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1-24 10:3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体现的哲学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1-24 11:25
这二首偈,出自弘忍的二位弟子 神秀和慧能之手.前后相差不过几个时辰. 佛学和哲学是有区别的.佛讲究的是相信,哲学讲究的是怀疑.佛学讲究的是人的心.哲学更注重现实生活中客观东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二位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境界有所差别.前后高下可见一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明作者心有挂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无执着的见地.慧能这个目不识丁的和尚深深影响了中国思想界. 金刚经,表达了佛陀心无所滞、聪慧通达.慧能的这一偈深得其精髓. 当到一定的高度,佛学和哲学是互通的,他们都在探索什么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东西.佛陀、老子、孔子、苏格拉低、柏拉图他们的理论观点是相通的. 就像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能在闹市中悠然看书,在炮火纷飞的路上从容指挥,在兵败如山的时候力挽狂澜.首先他心静. 一首偈不能绝对的说他是唯物或唯心,假如这样,反而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最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神秀不完整的作品,写完后自己汗流浃背,心有所滞. 哲学能加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掌控,作为宗教的佛学能加强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和掌控.也许这就是区别吧.======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恰恰相反前者是唯物主义 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供参考答案2:这本身就是禅宗慧能的基本思想 他只是形容一种心境 看你的理解了 我觉得他是主观唯物主义 因为他倡导的是:存在先于意识供参考答案3:这是禅佛的两种境界供参考答案4:这是禅学悟道的过程,怎么硬要套用科学的东西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1-24 12:16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