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遭遇被孤立,十岁的爱因斯坦怎么做?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5:28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3-25 07:27
遭遇被孤立,十岁的爱因斯坦怎么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25 07:56
爱因斯坦6岁,到一所很大的天主教学校上学,是校内唯一的犹太人。
德国学校引以为豪的是明显带有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死板、遵纪、机械的教学风气。但爱因斯坦沉迷游戏,假如爱因斯坦生活在当今中国,怕也是网络游戏高手。
他的天性使得他对任何类型的约束都有抵触情绪,它们都是通过反复执行无意义的命令而获得机械式的服从。爱因斯坦自己这样说:
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
对权威的蔑视使他在学校处境有些艰难,一位老师说他的傲慢使他成为班级不受欢迎的人,爱因斯坦回答自己并没有过错,这位老师回答:“这倒不假,可你坐在后排笑眯眯的,这样,老师就感觉不到他需要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尊重”。
因此,爱因斯坦把自己称为爱因斯班纳,意思是“独驾马车”。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谐和弥漫到学校的反犹气氛使得爱因斯坦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并推动了他个性的觉醒。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就引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问题”——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处于青春期的爱因斯坦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爱因斯坦65岁的时候,写了一篇类似“悼文”的自传,在文章的开头,他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无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我认为这句话非常重要,需要仔细揣摩,从中可以看出少年爱因斯坦的志向和胸怀。
爱因斯坦将人群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和少数派(他无疑将自己划入少数人之列),并毫不留情地将大部分人生活的价值一句抹消。
这当然会引起争议:追求人人平等自由、崇尚个人幸福是启蒙运动以来近现代人的“自然权利”,爱因斯坦为何公然叫板诋毁世人追求这一神圣天赋人权的权力?
爱因斯坦说,年轻时,他就意识到,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对物欲的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爱因斯坦在其著名的文章《我的世界观》里将这种以安逸和享乐为生活目的本身的伦理称为“猪栏的理想”。
需要说明的是,爱因斯坦无意干涉或矫正普通人的“幸福”,而是以其天性中特有的直率(或者说慈悲)将自己的观感表达出来。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因此而得到满足。
他提醒我们,在自古及今的大多数人的这种追求之外,还存在另一类型的追求。
这极少数的人认为真正的个体乃是那些完全实现了人性之终极目标的个体。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融入整全,他们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个体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自由。爱因斯坦晚年的一位助手兼传记作者回忆说,他(爱因斯坦)是我所知道的最自由的人,他比我所接触的任何人都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爱因斯坦自述:
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地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向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
在这里,爱因斯坦毫无疑问将自己归入了少数人的行列,与摩西、释迦摩尼、苏格拉底、孔子这样的人为友。
生平第一次,10岁的爱因斯坦尝试要把自己从“纯粹私人性质”的锁链中,从一种由愿望、希望和原始感官所主宰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
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
这可以算作爱因斯坦对他的“苏格拉底问题“的回答。
在这段话里,爱因斯坦对世界本源认识的渴望居然具有一种深深的宗教感。
据说是一种具有古典渊源的情感。
在古代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将凭靠数理、纯形式的逻辑对各种理则(事物的本性)的思辨称为“纯”哲学。
这种思考事物本性的知识被希腊先贤命名为静观的知识,亚里士多德将其概况为数学、神学和包括物理学、动物学、天象学、植物学等的诸自然学。
在爱因斯坦那里,“纯”哲学就是他搭建通天塔的基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