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的桃花庵诠释是什么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7-30 12:28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7-30 13:45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7-30 18:59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以致身后诗文几近散轶。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流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曰复曰,酒醉酒醒年复年……”春曰,园内花开如锦,他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此饮酒赋诗,挥毫作画,尽欢而散。。“曰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此时唐寅过得清闲而超脱。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如《把酒对月歌》中: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 2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7-30 18:26
- 3楼网友:执傲
- 2021-07-30 16:59
在我看来
“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是《桃花庵歌》的主线
正是唐伯虎想要表达的全文思想
而这所谓的桃花庵歌也正述说了他的生平
(从官场方面看来,他是不得志的,然而,我认为,也正是他在这方面的不得志,成就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唐伯虎,号桃花庵主
在传言里,他的形象是一个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大才子
众人关注他的浪漫,他的爽快,但所谓的风流,所谓的豪放
在我看来,不过是他在仕途中连连不顺,对人生的一种不拘
他是才子,是美男
但他更是一个生长在封建,生长在传统中的一个普通人
在他的思想里,入朝为官是光荣的,是神圣的,他很努力的去追求
但是接连的不幸,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
他对官场失望了,对所谓的权术反感至极
他想寻求的东西,开始变质
······
他是自负的······
是落寞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
- 4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7-30 15:24
我认为是他的生活态度。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还是与唐伯虎的个人背景相关。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唐伯虎这个名字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唐伯虎的形象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为其标准的民间定式,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所突出表现的也大抵不外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的才子本色,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当代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其间一脉相传的无不是唐才子对传统道德的藐视和对世俗规范的颠覆,他的所作所为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而他的风流韵事却又为一般大众所艳羡和津津乐道,其微妙之处的确耐人寻味。 比如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做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