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生鲜创业的难点有哪些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2:30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4-11 08:25
生鲜创业的难点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11 09:25
生鲜产品质量与存储,生鲜的销售渠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4-11 09:50
在中国生鲜创业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生鲜创业同时也存在很多难点. 问题一:市场有多大?处于什么阶段? 做什么品类电商,都得看品类本身的空间和天花板有多高。但市场有多大,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生鲜市场有多大?一个是生鲜电商市场有多大?还有生鲜不同模式里面传统生鲜电商和o2o生鲜电商市场有多大?市场足够大,那么做生鲜电商的难点在哪里? 所以生鲜,广义的可以理解为农副产品电商,大概4万多亿,盘子比服饰、家电3c通讯这些品类加起来规模还要大,毕竟民以食为天。但是很多都是自产自销,真正在流通市场里面卖的,大概是2.5万亿。而我们在电商渠道卖的,很多工业用农产品,大豆粮油一些不在。所以能够从线上渠道走的,应该1.5万亿有的,比如生鲜、蔬菜、水果、部分水产肉制品。总的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大。但是目前电商化的,主要还是茶叶、部分水果,等一些相对耐运输储存的,对冷链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品类。阿里研究院数据2013年年生鲜电商交易额估计在130亿,2014年估计翻一番也就是260亿,所以比起整体电商超过3万亿,而服饰品类做到了四五千亿规模,生鲜电商化的比例是极低,应该来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需求,还处于教育用户培养网上购买习惯的阶...在中国生鲜创业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生鲜创业同时也存在很多难点. 问题一:市场有多大?处于什么阶段? 做什么品类电商,都得看品类本身的空间和天花板有多高。但市场有多大,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生鲜市场有多大?一个是生鲜电商市场有多大?还有生鲜不同模式里面传统生鲜电商和o2o生鲜电商市场有多大?市场足够大,那么做生鲜电商的难点在哪里? 所以生鲜,广义的可以理解为农副产品电商,大概4万多亿,盘子比服饰、家电3c通讯这些品类加起来规模还要大,毕竟民以食为天。但是很多都是自产自销,真正在流通市场里面卖的,大概是2.5万亿。而我们在电商渠道卖的,很多工业用农产品,大豆粮油一些不在。所以能够从线上渠道走的,应该1.5万亿有的,比如生鲜、蔬菜、水果、部分水产肉制品。总的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大。但是目前电商化的,主要还是茶叶、部分水果,等一些相对耐运输储存的,对冷链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品类。阿里研究院数据2013年年生鲜电商交易额估计在130亿,2014年估计翻一番也就是260亿,所以比起整体电商超过3万亿,而服饰品类做到了四五千亿规模,生鲜电商化的比例是极低,应该来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需求,还处于教育用户培养网上购买习惯的阶段,虽然它炒的非常热。如果你不只是卖个货,做生鲜电商的要布局阶段,如果这时候大量的烧钱,是可能成为先烈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之前写的文章。 问题二:做好生鲜电商的难点在哪里? 生鲜电商难赚钱,很多人直观的反应是冷链物流,物流成本高;市场营销难,小众需求找用户成本高,库存管理难,库存损耗高。 东哥拜访或者电话微信交流国内做的最大的六七家生鲜电商的一个判断,生鲜电商的难点在供应链。 供应链决定毛利润率,举例说进口肉制品,如果是海外产地参与叫盘期货,价格是极低的,毛利率能够做到50%以上。如果只是通过传统第三方渠道拿货,毛利润率能够做到30%就算很好了。做b2c的生鲜电商很多都不赚钱,但淘宝上有很多产地卖特产水果的卖家还是赚钱的。 供应链决定库存损耗,好的货品,会更加耐储存运输,保质期也更长,二次筛选残次品也会更少。品相更好,也会降低用户退换货导致的损耗。有些生鲜电商的损耗超过十几个点,而做的好的能够控制到三五个点以内。很多生鲜电商,定价并不便宜,但到最后算毛利润率的时候,发现并不高,因为毛利润率都让损耗给吃掉了。 供应链决定用户体验、口碑和回头率,用户核心是买商品,快只是一方面的。京东之前做过阿克苏苹果,我也买过,品相特别差。买了一回就不会想买第二次,而且对京东生鲜的直接感受是非常差。如果货品差,或者货品不稳定,所以是不建议平台推广的。 至于冷链物流问题,不仅仅是没有覆盖全国的第三方物流,每单的费用还是非常高昂。所以现在的生鲜电商,基本上都采取了自建的方式。生鲜电商,做成了本地化的生意。之所以导致前面的问题,还是需求不足,生鲜电商还是相对的小众需求而不是大众需求。这是一个倒逼过程,只要有足够多的订单,第三方物流一定会去做的。比如顺丰冷链,顺丰之前做生鲜并非真的为了做生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