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为什么叫“建章”?求解释啊!!!谢谢大家了,谢谢。我在网上查不到啊。。。。求大神解答!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03:43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3-08 05:49
在下感激不尽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3-08 05:55
我觉得当时起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图个吉利而已。
《史记·孝武本纪》,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史记·孝武本纪》,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3-08 07:30
建章宫不是年少时期住的。那是是汉武帝中期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当时为显示大汉的国威和富足所建,号称“度比未央”。当然建章宫的修建与汉武帝的求仙心理也有关,比如他在其中修建三山象征东海仙山。为什么要在建章宫后面挖一个太液池呢?这里还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在中国东边的大海里,有三座仙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有神仙居住。这个神话迷住了秦始皇。他想长生不老,多次派人去找仙山,寻求长生不老的药。他还亲自到浙江,山东的海边去求蓬莱仙人,但没找到。后来,汉武帝就叫人在建章宫北边挖一个大池子,名叫“太液池”;象征那无底大海,中间堆土为山,象征蓬莱三仙山。隋朝在洛阳、唐朝在长安的后宫里也都建筑了太液池和仙山。
延伸:
建章宫[jiàn zhāng gōng]
建章宫,古代汉族宫殿建筑,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西京杂记》有关于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鸟的记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择(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鹪青、鸿猊,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据之创作了浮于大海般巨浸的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遗憾的是,这座宫殿于西汉末年毁于战火,但至今遗址犹存.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8 06:16
我觉得当时起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图个吉利而已。
《史记·孝武本纪》,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廷。明廷,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