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蜀山是否是道教的圣地?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4 13:23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10-13 13:09
蜀山是否是道教的圣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10-13 13:38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或者说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反映,认为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中国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一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亚各国。如今,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有关"道"的理论,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逐步兴旺,西晋丞相范长生移居青城山,后助李雄建立成汉政权,蜀中一时安定繁荣,天师道成为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 唐王朝祟奉道教,中国道教进入一个繁盛时期,青城山尤其兴旺。唐僖宗封青城山为希夷公,亲草祭文,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道士设坛做法事)。至此,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他居青城近30年,著书约30部250多卷,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道门领袖"之一。 五代时,道教音乐进入宫廷,青城道士张孔山传谱的古琴曲《流水》于1977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旅行者二号"太空飞船带入太空,在茫茫宇宙寻觅人类知音。 现在,青城山仍是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场所。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在青城山举行中国全真派第二次传戒法会,全国各大道教名山住持参加传戒。青城山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被推举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23代傅圆天大律师"。张陵出生于江苏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同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太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入蜀,为创教作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并完成了《黄书》、《道书》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张陵刚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个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他身穿黄色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之后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的最重要嫡传信物。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天师道改造与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张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建立天师五斗米道的宗教社团组织。之后,张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他又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由此张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道教。唐宋时期,为青城山内丹术的鼎盛期。 《十国春秋》载:"申天师,唐玄宗裔也,一名迅,修道青城山,着《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 近世以来,许多道教内丹高功大师来住青城山,炼功养生。欢喜道人李杰亦曾多次来青城山炼养内丹术。养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国古籍《尚书.洪范》把"寿"列为"五福之首"。道教继承此传统,成为热爱生命、追求长生的宗教。道家养生学首重调养心神,强调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修炼,提倡精神文明和道德自律。 1950年以后,道教音乐在各道观发展,民间道坛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道士在农村活动。1979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恢复活动,并且每年在青城山举行活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