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2:50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04-02 14:11
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4-02 14:59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瓷的解释是“瓷,瓦之坚者也”,瓦属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黑陶已表现出瓷的某些特征,人们赞之为:薄如纸,黑如漆,坚如瓷,明如镜。商代奴隶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烧制出了白陶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目前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发现并出土了商代的瓷器。河南博物院展厅中所陈列的原始瓷尊就是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距今有3500年,可以说它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只不过其工艺制作还比较原始,所以人们把它们命名为“原始瓷器”。因为这些原始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以后的青瓷,故亦称原始青瓷。
2、为什么说郑州商代瓷尊属于瓷而不是陶呢?我们先来把陶、瓷之间的差别搞清楚。陶和瓷使用的原料有着本质的不同。瓷的原料含铁量低,杂质少,可提高烧成温度,含一定的石英石、莫来石等成分,可在焙烧后增加胎质透明度,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瓷土或高岭土。陶的原料为一般黏土,含铁量高,杂质也多。再就是不同的原料决定白瓷八角镂雕兽首洗(北宋洛阳出土)了它们的烧成温度。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需1200℃以上,陶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另外,瓷器有一层釉,这就是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形成的玻璃质釉,像一层美丽的外衣,保护着瓷胎并且永不脱落。最后一点是烧制而成的瓷器,胎体坚硬,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而陶器是不具备这些特性的。
3、郑州商代原始瓷尊的造型和同时期的陶尊相似,大口,折肩,腹底略向内收,圜底,器表有条纹,瓷尊内外均施有淡黄色釉,胎质比较坚密,渗水性弱,烧成温度较高。与瓷器要求的条件接近,但并未达到瓷器的全部标准。它还处于瓷器发展中的初级阶段,难免保留有一些原始痕迹。纵观商代出土的瓷器,所用瓷土中的含铁量虽然比陶土含量低得多,但和成熟瓷器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还有,瓷釉光泽度不够,施釉厚薄不均匀以及一些瓷器只在上部施釉等不足现象。
4、瓷器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直到秦汉,烧瓷工匠在不断地探索,他们改进工艺积累经验,使原始瓷器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走了约一千七百年,直到东汉晚期,完全符合标准的瓷器才烧制成功。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一经产生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迅速发展。从隋唐至明清,大量瓷器漂洋过海,或经丝绸之路远销国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4-02 19:44
引用lishi523683的回答: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瓷的解释是“瓷,瓦之坚者也”,瓦属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黑陶已表现出瓷的某些特征,人们赞之为:薄如纸,黑如漆,坚如瓷,明如镜。商代奴隶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烧制出了白陶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目前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发现并出土了商代的瓷器。河南博物院展厅中所陈列的原始瓷尊就是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距今有3500年,可以说它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只不过其工艺制作还比较原始,所以人们把它们命名为“原始瓷器”。因为这些原始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以后的青瓷,故亦称原始青瓷。
2、为什么说郑州商代瓷尊属于瓷而不是陶呢?我们先来把陶、瓷之间的差别搞清楚。陶和瓷使用的原料有着本质的不同。瓷的原料含铁量低,杂质少,可提高烧成温度,含一定的石英石、莫来石等成分,可在焙烧后增加胎质透明度,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瓷土或高岭土。陶的原料为一般黏土,含铁量高,杂质也多。再就是不同的原料决定白瓷八角镂雕兽首洗(北宋洛阳出土)了它们的烧成温度。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需1200℃以上,陶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另外,瓷器有一层釉,这就是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形成的玻璃质釉,像一层美丽的外衣,保护着瓷胎并且永不脱落。最后一点是烧制而成的瓷器,胎体坚硬,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而陶器是不具备这些特性的。
3、郑州商代原始瓷尊的造型和同时期的陶尊相似,大口,折肩,腹底略向内收,圜底,器表有条纹,瓷尊内外均施有淡黄色釉,胎质比较坚密,渗水性弱,烧成温度较高。与瓷器要求的条件接近,但并未达到瓷器的全部标准。它还处于瓷器发展中的初级阶段,难免保留有一些原始痕迹。纵观商代出土的瓷器,所用瓷土中的含铁量虽然比陶土含量低得多,但和成熟瓷器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还有,瓷釉光泽度不够,施釉厚薄不均匀以及一些瓷器只在上部施釉等不足现象。
4、瓷器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直到秦汉,烧瓷工匠在不断地探索,他们改进工艺积累经验,使原始瓷器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走了约一千七百年,直到东汉晚期,完全符合标准的瓷器才烧制成功。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一经产生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迅速发展。从隋唐至明清,大量瓷器漂洋过海,或经丝绸之路远销国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永春苦寨坑原始瓷窑址位于介福乡紫美村,是目前已知的全国最早的烧制原始瓷的窑址,经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所测年代序列基本与窑炉叠压打破关系相吻合,均位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即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700年—1400年,距今3400年—3700年。它的发现将中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并获评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续的调查中,在与苦寨坑距离约1000米的坑刀山原始青瓷窑址出土的标本器形比苦寨坑遗址的更大,在年代上有可能是苦寨坑遗址的延续,其重要性不亚于苦寨坑夏商遗址的发现。
  • 2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4-02 18:29
据考究最早的瓷器应是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只有雏形而已。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瓷的解释是“瓷,瓦之坚者也”,瓦属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黑陶已表现出瓷的某些特征,人们赞之为:薄如纸,黑如漆,坚如瓷,明如镜。商代奴隶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烧制出了白陶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目前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发现并出土了商代的瓷器。河南博物院展厅中所陈列的原始瓷尊就是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距今有3500年,可以说它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只不过其工艺制作还比较原始,所以人们把它们命名为“原始瓷器”。因为这些原始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以后的青瓷,故亦称原始青瓷。
所以说瓷器的发展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它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直到秦汉,烧瓷工匠在不断地探索,他们改进工艺积累经验,使原始瓷器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走了约一千七百年,直到东汉晚期,完全符合标准的瓷器才烧制成功。

参考:许慎《说文解字》《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3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02 16:58
真正的标准瓷器是出现在东汉时期,原始青瓷还没有达到标准 ,“原始”二字只是说初具模型。商代和周都有原始青瓷,但他们的烧造温度达不到,用料也不是很符合规范。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制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 4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4-02 16:02
3000年前
附资料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
中国红瓷是与国旗颜色一致的瓷器
,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