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哥哥去世吊唁诗句有很多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0:35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11-12 12:28
哥哥去世吊唁诗句有很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1-12 13:31
1.《悼亡》
年代: 宋 作者: 毛直方
从事龟山亦偶然,宁知长别恨终天。
当时去就商量错,不似牛衣十八年。
2.《悼亡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结拜为兄弟,於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3.《为薛台悼亡》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4.《悼亡》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秋瑟凄凉忽断弦。自砻山石志新阡。
稍闲即病身无福,竟死难医命有天。
会绩忍看烧烛泪,遗簪聊抵买花钱。
最惭误看刘蕡策,辜汝相依四十年。
5.《代茅止生悼亡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深阁鸟鸣人到稀,柳风吹绿上帘衣。
香魂化作彩霞缕,时绕华阳洞口飞。
6.《悼亡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菊花还似去年黄,一寸愁心万事伤。
独立高楼对残日,秋风吹得泪千行。
7.《遣悲怀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8.《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鱼玄机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鸳鸯帐下香犹暖,
鹦鹉笼中语未休。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奇支柳似眉愁。
彩云一去无消息,潘岳多情欲白头。
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
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9.《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
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10.《十月已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徐瑞
渺渺箜篌梦,茫茫石镜缘。
断弦终莫续,浮沫更堪怜。
湿土新阡雨,啼鸦老树烟。
一声邻笛起,凄咽泪如泉。
古诗文中的吊唁
《说苑·修文》:"宾客吊唁,无不哀者。"
《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会袁崇焕遣僧吊唁于敌,公(袁可立)力诋非策,其有意制敌死。命呼辱国之命,而使敌人轻中国,敌国得志。"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支德 不愿为官,致政而归。闻 施济 故后,家日贫落,心甚不忍,特地登门吊唁。"
《聊斋志异·金和尚》:"士大夫妇咸华妆来,搴帏吊唁,冠盖舆马塞道路。"
《儒林外史》第四回:"合城绅衿,都来吊唁。"
吊唁仪式
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二下,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然后垂泪痛哭。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洋溢着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煮熟的猪头、鹅两样为一幅,到时一副供奉灵前,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拜吊痛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11-12 14:07
音容笑貌难相见
弟哭仁兄泪纷纷

高风亮节留德懿
浩气长存扬美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