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自行车原理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18:24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3-20 08:48
说具体点
简单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20 09:16
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轮进而后轮转动。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整个车子就运动起来了。
通过对自行车的仔细的受力与动力学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自行车来说,匀速运动是不存在的。就拿前轮来分析,由于轮子的对称性,前轮的质心在它的中心,而在运动中,自行车前轮必然会受到地面的阻力,这个力不过前轮的中心,也就是不过前轮的质心,而车架通过前轴对前轮的力必然会过质心,这样一来,前论受到的合外力矩必然不会为0,前轮不会匀速的转动。骑自行车的时候,脚也不是一直都在用力蹬脚蹬,当脚用力蹬脚蹬时,车子就会加速,当不太用力时,车子又会减速,实际的骑自行车的过程就是交替地加速减速。
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不是随意的,除了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还要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现在从物理学的角度对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作出分析。
假设脚蹬到中轴的距离为R1,链轮的半径为R2,飞轮的半径R3,后轮的半径为R4。脚蹬,曲柄,链轮的整体转动惯量为I1,飞轮,后轮的整体转动惯量I2。定义自行车速率与脚蹬速率的比值为速率效率。假设脚蹬的速率为V0
由脚蹬与链轮的角速度必须相等,飞轮与后轮的角速度必须相等,链轮与飞轮的苏联相等可以推出车子的速度V=V0*R2R4/R1R3 [1]
再假设地面给后轮的摩擦力为f,链条给后轮的作用力为f‘,人蹬脚蹬的力F。后轮的角加速度为B,前轮的角加速度为B‘
B*R3=B‘*R2
对脚蹬,曲柄,链轮的整体,
FR1- f‘R2=I1B’
对飞轮,后轮的整体,
f‘R3- f R4=I2B
解得;F= f*R2R4/R1R3+I1BR3/R1R2+I2BR2/R1R3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来考虑,克服地面摩擦的力f*R2R4/R1R3,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I1BR3/R1R2,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I2BR2/R1R3。
现利用控制变量的思路对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进行讨论。
当其他量一定时,R1越大,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小,但是速率效率就越小[即脚蹬的速率一定时,自行车的速率越小],而且R1越大时,I1就会越大,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不一定会变小。
当其他量一定时,R2越大,速率效率就越大,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小,但是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就会越大。
当其他量一定时,R3越大,克服地面摩擦的力和克服飞轮,后轮的转动惯量的力就会越小,但是速率效率就越小,克服脚蹬,曲柄,链轮的转动惯量的力越大。
当其他量一定时,R4越大,速率效率就越大,但是克服地面摩擦的力越大。
综上所述,自行车中的各个轮子尺寸除了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还要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20 11:43
杠杆原理
  • 2楼网友:逃夭
  • 2021-03-20 10:25
1、自行车在上陡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应用功的原理。
2、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应用杠杆原理。
3、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
自行车的车胎上刻有载重量,明确告诉人们:不能超载。
应用压强原理。
4、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自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闸把套等处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摩擦。
应有摩擦原理。
5、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应用惯性原理。
6、车的座垫下安有粗的螺旋状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应用动量原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