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26分)一个国家或文明要生生不息,就一定在多个领域有所传承和超越。世界历史要承载进步,各国或各文明之间就要有所联系,相互学习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文明在文化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5:50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3-02 15:40
(26分)一个国家或文明要生生不息,就一定在多个领域有所传承和超越。世界历史要承载进步,各国或各文明之间就要有所联系,相互学习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文明在文化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精神内容的连续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的表现。(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在精神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相对西方而言,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如何逐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6分)
(4)20世纪后半期至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4分)根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如何做才能越过当前所面临新的文明转型?(6分)中国文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历程。(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2 16:13
(答案→)中国文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历程。(2分) 解析:(1)本问回答中国汉字的起源变的过程即可,中国文字由繁到简,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历程。(2)本问考查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第一小问回答明清儒学思想析性质与进步性;第二小问则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出现的原因。(3)本问以近代化切入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从鸦片战争的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影响来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丧权辱国;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4)第一小问抓住问题中的时间信息,依据时间信息分析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四中的“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等关键信息分析归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3-02 16:18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