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杨爵的人物生平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5:39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11-13 02:07
杨爵的人物生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1-13 02:43
杨爵(1493-1549),字伯修,号斛山,陕西省富平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擢御史。世宗经年不视朝政,岁频旱,湖广饥民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而世宗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土木。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寺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嘉靖二十年(1541)二月初一日,天微雪,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取悦世宗。监察御史杨爵以非瑞称贺,直言极谏。他力陈“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赇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谄面谀,流为欺罔,士风人心,颓坏极矣。”世宗览疏震怒,立下诏狱拷掠,血肉横飞,死而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给饮食,屡濒于死。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上疏解救,先后杖死狱中,自此无敢言者。后又有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嘉靖二十四年八月,据说有神降于乩坛,世宗感其言,立释三人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复令东厂追捕。杨爵抵家才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杨爵对其妻说:“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三人同系镇抚司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世宗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居家二年,于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九日逝世,终年五十七岁。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万历中,赐谥忠介。杨爵先后系狱七年,日与周怡、刘魁讲论,于狱中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又有《斛山遗稿》传世。
杨爵自幼家贫,发愤自学,36岁中举,省试第三,次年进京中进士。在行人司供职期间,多次巡视湘、粤、晋、陇等地灾情,曾写下《山西行》《鬻子行》《鬻妻行》等优秀诗作。后又任山东道、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向嘉靖皇帝直谏而遭七年冤狱。去世20年后得以平反昭雪,追赠为奉仪大夫、光禄寺少卿。万历时加追“忠介”谥号,令省、府、州、县为其建祠。他与海瑞为同期铮臣,时有“北杨南海”之称。清康熙皇帝为杨爵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
毛泽东在点评《明史·杨爵列传》时写道:“靡不有初”。引用《诗经·大雅·荡》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略写,指出中国绝大部分封建帝王很少能始终如一励精图治的通病,点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赞赏了杨爵的谏言政见,为御史杨爵与嘉靖皇帝这组矛盾做了公正结论。这里选杨爵《鬻子行》一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