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蚕的养殖方法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05 02:30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10-04 02:11
蚕的养殖方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10-04 02:47
蚕蛹在茧里,是养蚕人养的,蚕蛹是茧出丝后的剩余品,没有专门的蚕蛹养殖场。你可以输入柞蚕或者桑蚕搜索一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0-04 04:03
春蚕饲养技术意见   抓好养蚕前消毒,降低蚕儿发病率   养蚕前的清洗消毒是整个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夺取蚕茧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骤上要做到“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过程中要求做到六个要:蚕室要打扫净,蚕具要洗得净,药剂要配得准,药液要喷得匀,室具要消得全,消后要保管好。   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补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广大蚕农应重视补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温湿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蚕种到室后,要及时摊卵,并控制温度78-79℉,湿度差2℉,到收蚁前日傍晚,将温度升至80-81℉,湿度差1℉,同时在补催青时要严格遮暗,以达到孵化齐一之目的。   杜绝明火加温,确保人蚕安全   明火加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易造成饲养员一氧化碳等废气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蚕农因明火加温造成中毒送医院抢救甚至死亡事件发生;二是温度控制难,温度过高时影响蚕儿体质,甚至把蚕儿烘死;三是易发生火灾事故。同时,今年春蚕蚕种紧张,各地已均没有预备种,如造成蚕种中毒、烘死等损失的,将无法弥补。因此,为确保人蚕安全,应大力推广暗火加温,实行地火龙、天火龙、电炉、靠壁灶等暗火加温形式,或将明火加温设施进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烟道,杜绝明火加温;进蚕室饲蚕时要两人以上,以便发生中毒时,相互照应、及时抢救;没有小蚕饲养设施或条件较差的以及饲养量比较少的蚕农,提倡联户共育,实行小蚕集中饲养,或交由小蚕公司饲养;小蚕室要经常进行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密切注意天气和蚕讯,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五月份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最长连晴可达7—8天,属氟污染较重的气候年型。因此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强春蚕防氟工作。一是要贯彻落实市府关于春蚕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蚕期的天气情况和蚕讯变化,一旦出现氟化物中毒苗头及时采取分批饲养、调整叶位、石灰水洗叶等农业防氟措施,减少损失。   提倡采用摘芯技术,提高桑叶产质量   摘芯就是将桑树新梢的嫩头摘去,可促进嫩叶加速成熟,提高桑叶产质量。方法是:在用叶前10天左右进行,根据桑园的用叶计划,划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鹊口状的嫩头为度。   重抓防病防毒,减少蚕病和中毒损失   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用后袋口扎紧;在采摘毗邻其它农作物桑园的桑叶时,要做到先试后吃,严防因其它农作物喷药治虫引起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加强通风换气,稀放饱食养大蚕   由于大蚕期蚕儿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温湿闷,因此,在大蚕期应特别重视通风换气工作,做到开门开窗养蚕,并达到稀放饱食,大蚕三昼时每张种放足蚕座面积40平方米以上,并给足桑叶使蚕饱食。   抓好上山关,提高春茧产质量   抓好蚕儿上山关,是提高蚕茧产质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选用上山蔟具时要有安全意识。近年来少数地区曾发生过因蔟草残留农药影响而产生大量不结茧蚕的事故。由于去年稻飞虱暴发,晚稻大面积治虫造成春蚕用作上蔟的稻草带毒增加,如不重视对蔟草的选择和处理,很可能发生类似事故。上蔟时建议选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优良蔟具;选用稻草蔟具时要尽量选用农药污染少的稻草制作,并利用养蚕前期较空暇时间,充分曝晒干燥,尽量排出残留农药。二是加强蔟中通风换气,在熟蚕全部上山茧网形成后,蔟室开门窗通气,使蚕儿吐尽茧丝物质,增加茧层量,提高茧质。 [编辑本段]夏蚕养殖的关键技术   注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问,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夏蚕养殖的关键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以下技术:防病虫害防闷热防饿蚕,勤拾蚕除沙,早收蚁早饷食早扩座稀放蚕,迟止桑,蚕室温度均匀蚕分布均匀喂叶均匀桑叶老嫩均匀,眠起处理要适时上簇要适时。 [编辑本段]蚕茧品质提高有技巧   蚕喂豆浆。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到5龄的第3天时将新鲜的豆浆洒在鲜桑叶上饲喂能减少用桑量,增加蚕体重,提高健蛹率。饲喂方法:将50克黄豆粉加入到1公斤40~50℃的温开水中,浸泡30分钟后将其制成豆浆,均匀喷洒在10公斤鲜桑叶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   蚕室不可点蚊香。蚊香对蚕、蜜蜂等昆虫具有毒杀作用,所以在夏天不能在蚕室点蚊香驱蚊。   熟蚕快速上蔟。据试验,一匾500头熟蚕用手捉上蔟需7~8分钟,而利用塑料蚕网上蔟则仅需1分钟,且蚕体不   易受伤。具体方法:蚕有5%见熟时给其添食蜕皮激素(每张种使用波美40度蜕皮激素1支,掺冷开水2公斤,喷洒15~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使蚕吃净),以缩短蚕群的龄期,促使蚕老熟一致。上蔟前,先在蚕座上摊放一张塑料蚕网。半小时后,提起蚕网移至另一摊放塑料薄膜的蚕匾内,将蚕网翻过来,因薄膜光滑,只要稍稍抖动几下熟蚕便会脱落。熟蚕收集后,采取定量上蔟法:方格蔟每片156孔,可先数160头熟蚕放入碗内或勺内,以后每一方格蔟投放与预先数数量相当的1碗(勺)熟蚕。   适时上蔟采茧。蚕到5龄后通常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停止摄食,胸部开始透明,并排泄软粪,身体收缩,这时应该捉其上蔟。夏蚕及早秋、中秋蚕见有20~25%的熟蚕或者晚秋蚕只有25~30%的熟蚕时是上蔟的最适期。前者上蔟后5~6天即可采收,后者上蔟后需7~8天方可采收。 [编辑本段]蚕种怎样催青   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编辑本段]喂养   饲养小蚕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即小蚕1—2龄利用尼龙薄膜上盖下垫,3龄蚕只盖不垫,给桑前15分钟揭去上盖的薄膜,给予换气,然后给桑。   小蚕期怎样选采适熟叶?   小蚕用叶标准一般以叶色为主,一龄蚕选择适熟偏嫩,叶色黄中带绿,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二龄选绿中带黄(淡绿色),顶芽下第4片叶。三龄采浓绿色成熟叶,顶芽下第5—6片叶或盲顶的三眼叶。   小蚕期各龄蚕的适宜温、湿度是多少?   1—2龄蚕期保持27—28℃,干湿差15℃;三龄26℃,干湿差2℃。   如何确认定桑次数及给桑量?   小蚕薄膜覆盖育,每昼夜给桑四次,给桑量的标准是一龄1.5—2层,二龄2—2.5层、三龄2.5~3层。此外,还应根据蚕儿的发育和上次残桑的多少灵活掌握给桑量。   怎样给桑?   每次给桑前先平整蚕座,使蚕儿分布均匀,然后给桑。   怎样除沙?   小蚕期除沙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龄眠除一次,如蚕沙不厚最好不除,仅轻轻扩座,撒上焦糠即可。二龄起、眠各除一次,三龄起、中、眠各除一次。主要用网除法,即喂蚕前先在蚕座上撒一层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后将蚕网平铺在蚕匾上,接着给叶,使蚕儿爬上网吃桑,即可进行除沙。   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根据蚕期的特点,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⑴改善环境抓好通风防闷。   ⑵搭棚遮荫,防止热空气进入蚕室。   ⑶蚕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饲。   ⑷抓好桑园管理,保证5龄期桑叶的数量和质量,使蚕儿吃饱、吃好,防止蚕儿食下老硬叶、过嫩叶、营养不良叶和水分不足叶。 [编辑本段]上蔟管理   熟蚕何时上蔟?   蚕儿5龄饷食后,经6—8天,食桑渐减,体色由青白色转为腊黄色,排软粪,随后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头抬高频频摆动寻找结茧位置,这时就要及时捉蚕或引蚕上蔟。   上蔟方法有哪几种?   上蔟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捉蚕上蔟(也叫人工拾取法),二是自动上蔟法。人工上蔟法是人工用手将熟蚕捉放到蚕蔟上。大蚕地面育可采用自动上法,即在盛熟期,将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待熟蚕自动爬上来,如使用“登簇促进剂”,则上蔟效果更好。   怎样做好蔟中管理?   熟蚕背光性强,排泄粪尿量大,上蔟后吐丝结茧前,要保持蔟室光线稍暗均匀,避免熟蚕局部过密,上蔟后的第二天,当大多数熟蚕已经定位营茧,要将少数未找到位置而仍在蔟上爬游的蚕捉开另行上蔟,并打开门窗,通风排湿。蔟中保护的温度在25℃左右,干湿差3—4℃。如遇低温应适当加温排湿。 [编辑本段]采茧   何时采茧?   熟蚕上蔟吐丝以后6天左右,当蚕已化蛹,体为棕黄色时是采茧的适期。   怎样采茧?   按上蔟顺序先上先采,采时先摘除死蚕烂茧,再采好茧、次茧、同宫、薄烂等分别存放出售,不得出售混合茧。   采茧后怎样处理?   采下的鲜茧应尽快出售,防止蚕茧堆积发热。采茧最好用箩筐,以利通风换气,尽量避免用编织袋或布袋(尤其是化肥袋)装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