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0 10:53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2-19 11:58
良渚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2-19 13:30
问题一:良渚在什么地方 良渚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杭州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约10公里,系杭州市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境内有安溪瑶山遗址、良渚文化博物馆、折桂桥、沈括墓、东明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面积101.69平方公里,辖26个中心行政村(其中小洋坝等6个村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托管)及3个社区。常住人口达8.8万余人,流动人口4.5万余人。杭州绕城公路北线、东西大道横贯全境;104国道和通往杭州市中心的衢州路纵越全境;潘塘互通立交以南庄兜为起点,同衢州路相连,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十字相交,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为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宣杭铁路,东苕溪航道东西横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沿镇东部南北穿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良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全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大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金恒德国际汽车物流广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浙江亿丰装饰城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使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渚以“传承良渚文明,创造北秀明珠”为战略目标,全力冲刺“双百”强镇(农村经济总量100亿元、跻身省百强乡镇),打造“商贸良渚、实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谐良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良渚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
良渚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余下全文>>问题二:良渚古城的争议 从2007年底宣布发现良渚古城墙以来,就存在着争议。异议学者绝大部分是非田野考古工作者。他们可以被称为“良渚古城怀疑论者”。良渚古城怀疑论者主要的攻击点,放在城墙的构造上。他们认为部分“古城墙”夹河而建,无此先例或后例;“古城墙”系垒土而起,有夯筑技术而不用,令人生疑;“古城墙”两边系缓坡,无阻敌作用;“古城墙”过于宽大(个别地段宽至百米),显然不像正常的城墙;“古城墙”不是整体一次性建成,而可能是由各个时期的不同堤坝碰巧凑合成圈,等等。他们的意图是:只要否定了“良渚古城墙”的最基本功能——“御敌”,“良渚古城”自然就因为站不住脚而倒下去了。“良渚古城墙”的发现者和捍卫者们则强调。从他们的田野考古专业眼光来看,古城墙系整体一次建筑而成,合围成一个闭合墙圈,这是不容讨论的。至于为何其墙基如此宽大(最少有四、五十米,个别地段有宽到上百米的),其坡度之小十分便于自己或敌人自由上下,那是另外的问题。也许,当年城墙顶部建筑有栅栏,可以御敌。其实,从现存的江南城市遗迹来看,多有“髙墩台”这样的垒土堆,这样的“髙墩台”是适合在水网地段人群居住和起防御作用的。以上分别是纸上考古专家和田野考古专家对良渚古城墙的看法。下面谈谈从天文考古角度对良渚古城墙的看法。从天文考古与文献结合的角度观察良渚古城墙,那么,这个田野考古专家们所谓的“古城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所谓的“古城墙”,其实是古代天文学所谓的“四陆”。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四陆”,即东陆、南陆、西陆、北陆。“陆”就是“陆地”、“陆道”,即高于河流湖泊水面的平地,是与“水”相对的事物。《说文》:“陆,高平地”,“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古人把日月五星行走的道路想象为陆路。《易纬通统图》:“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日行南方赤道曰南陆,日行西方白道曰西陆,日行北方黑道曰北陆。”《河图录运法》:“日有四陆,月有九行。”《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对比古人的说法,我们看到“良渚古城墙”确实与它两边的水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已证明,“良渚古城”是一座水城,共发现了六座水门(两座在“北城墙”,两座在“东城墙”,两座在“南城墙”)。从2007年11月到2011年六月,尚未发现陆门。由此可见,良渚古城内外皆为水面。那么,“良渚古城墙”其实是用水衬托出来的“陆”。古人可能认为,“陆”就是由上层的土壤和下层的基岩叠加而成的事物。所以我们看到“良渚古城墙”在生土层上平铺了一层石头(这可能代表基岩),而后堆土(这可能代表土壤)。它的堆土完全是自然形状的堆土,没有在两边竖立木杆和木板,没有在两排木板之间填土并夯实。而御敌性质的城墙,显然是“版筑”的,内外立面(或至少是外立面)都和地面形成接近90度的夹角,以增加敌人攀爬翻越的困难程度。因此,“良渚古城墙”很可能不是御敌性质的“城墙”,而是“四陆”。那么,为什么“良渚古城墙”要建成“四陆”的形状呢?那因为它是一个礼仪设施,其用途是模仿日月五星的巡天之旅。因为,从天文考古学结合文献学的角度看,良渚古城的主人是天皇。天皇与中国版图内的众多强力部族首领是结盟兄弟的关系。天皇、皇后与众多结盟兄弟的关系就如同日月五星之间的关系,即天皇对应太阳,皇后对应月亮,各地诸侯对应五大行星。《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余下全文>>问题三:良渚玉器上的图案昊是什么意思 玉器图案一般用来记事(祭祀),人名,或者地名,昊字可能是出自江苏昊县的意思。问题四:良渚玉琮怎么读 liáng、zhǔ、yù 、cóng问题五:良渚玉器纹饰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良渚玉器纹饰,品种比较丰富;具体是不是真品,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问题六:您好,再问一下您,说到良渚玉琢孔壁有台痕,这个又是什么意思? 良渚玉琢孔壁有台痕,教科书上没有这样或近似的说法,估计这个“台“字,是用错了字。
一般来说,良渚时期玉器琢孔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局限于加工工具的局限,一般采用两端打孔,至中间穿透,来加快工期。两端开孔大,中间透孔小,呈两端向内的锥形,是良渚玉器的典型开孔特征。
而断代所看的包浆,往往是开孔的两端包浆着色深沉,向内逐渐变淡的不规则,而人工做旧,往往是整体浸泡着色,穿孔内的包浆,是内外如一的,一目了然。问题七:对于良渚文化的理解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遗址位置
良渚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
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文化背景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历史时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
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处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编辑本段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 镂......余下全文>>问题八:良渚文化的代表文物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为突出。玉琮作四方柱形,中间有圆孔,外周有饰纹。《周礼》中记载玉琮是祭地之器。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故玉琮被列入中国传统的玉礼器“六器”之一。良渚文化玉琮出现最晚,但数量最多,器型最大,形式多样,几乎每件都有纹饰,制作极为精美,为迄今所知新石器时代玉琮中形式最全、工艺最精湛的作品。此外玉串饰组合也很丰富,造型新颖别致。一般由玉管串成,玉璜为坠,上饰神徽图案,显然是高等级的装饰品,其主人应是氏族的首领或贵族,还有一种奇特的玉冠状器,形似神人纹头上的羽冠,下端有榫和穿孔,有的饰神人纹,也应属于图腾或宗教意义的礼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31cm,大端边长7.5×7.5cm,小端边长6.5×6.4cm。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玉琮两端对钻孔,呈明显的喇叭口状,管钻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间部分雕琢一符号。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刻有符号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为玉璧与玉琮,但数量不多。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原始宗教有某种联系。故宫博物院藏品。 高8.8厘米外径17.6厘米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迄今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图案,反映了良渚人高度发达的宗教信仰体系。问题九:介绍一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小标题)发现“中华第一城”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的良渚遗址是其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从1936年发现至今,在这40余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考古科研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基建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一带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考古人员顺藤摸瓜,以这一发现为基点,开始向南北进行延伸钻探调查和试掘。经过18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在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11月29日,考古人员宣布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据介绍,这座古城位于莫角山四周,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约40米-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根据城墙外侧叠压的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 尽管古城的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工作后判断,但考古人员发现,古城建城的位置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介绍说,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小山,则分别被用来作为城墙西南角和东北角的制高点。 (小标题)良渚文明找到“都城” 确定文明发展阶段 这是一座令考古界期待已久的古城。 在良渚遗址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多年来已相继发现墓地、祭坛、制玉作坊、建筑基址、防护工程、聚落遗迹等各类遗迹135处。遗址分布密集、规模宏大、类型齐备、级差明显,显示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带有史前都城性质的空间形态和聚落布局。一个疑惑也由此环绕考古学界多年:“遗址规模这么大,反山、瑶山上又有高规格的墓地,难道没有中心吗?” 良渚古城被认为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其发现串连起良渚遗址中多年来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令良渚文明最核心区域格局更为清晰。关注良渚文明多年的知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介绍说,古城所环绕的莫角山一直被推测是良渚遗址的中心。其西北角是反山,其中发掘的12号墓出土过刻有神人兽面纹的大玉琮等500多件玉石制器,据推测是王一级的墓葬;莫家山的东北角是马金口,出过六七米长的大方墓遗址;山的东南面是钟家村,出土过重要的大玉璧。“现在看来,这些重要遗址建筑都在古城内,城外则分布着祭坛、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码头等重要遗迹。”严文明说。 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良渚文化发展水平是即将进入文明或者初步进入文明的阶段。如果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则应该有个初步的国家组织,以区别于以血缘为单位的氏族社会。都城正是其重要标志。 严文明表示,有明显职能分工与布局规划的良渚古城的发现,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改变了考古界原来对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小标题)考古意义相当于发现殷墟 考古学者......余下全文>>
良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全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大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金恒德国际汽车物流广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浙江亿丰装饰城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使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渚以“传承良渚文明,创造北秀明珠”为战略目标,全力冲刺“双百”强镇(农村经济总量100亿元、跻身省百强乡镇),打造“商贸良渚、实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谐良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良渚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
良渚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余下全文>>问题二:良渚古城的争议 从2007年底宣布发现良渚古城墙以来,就存在着争议。异议学者绝大部分是非田野考古工作者。他们可以被称为“良渚古城怀疑论者”。良渚古城怀疑论者主要的攻击点,放在城墙的构造上。他们认为部分“古城墙”夹河而建,无此先例或后例;“古城墙”系垒土而起,有夯筑技术而不用,令人生疑;“古城墙”两边系缓坡,无阻敌作用;“古城墙”过于宽大(个别地段宽至百米),显然不像正常的城墙;“古城墙”不是整体一次性建成,而可能是由各个时期的不同堤坝碰巧凑合成圈,等等。他们的意图是:只要否定了“良渚古城墙”的最基本功能——“御敌”,“良渚古城”自然就因为站不住脚而倒下去了。“良渚古城墙”的发现者和捍卫者们则强调。从他们的田野考古专业眼光来看,古城墙系整体一次建筑而成,合围成一个闭合墙圈,这是不容讨论的。至于为何其墙基如此宽大(最少有四、五十米,个别地段有宽到上百米的),其坡度之小十分便于自己或敌人自由上下,那是另外的问题。也许,当年城墙顶部建筑有栅栏,可以御敌。其实,从现存的江南城市遗迹来看,多有“髙墩台”这样的垒土堆,这样的“髙墩台”是适合在水网地段人群居住和起防御作用的。以上分别是纸上考古专家和田野考古专家对良渚古城墙的看法。下面谈谈从天文考古角度对良渚古城墙的看法。从天文考古与文献结合的角度观察良渚古城墙,那么,这个田野考古专家们所谓的“古城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所谓的“古城墙”,其实是古代天文学所谓的“四陆”。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四陆”,即东陆、南陆、西陆、北陆。“陆”就是“陆地”、“陆道”,即高于河流湖泊水面的平地,是与“水”相对的事物。《说文》:“陆,高平地”,“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古人把日月五星行走的道路想象为陆路。《易纬通统图》:“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日行南方赤道曰南陆,日行西方白道曰西陆,日行北方黑道曰北陆。”《河图录运法》:“日有四陆,月有九行。”《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对比古人的说法,我们看到“良渚古城墙”确实与它两边的水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已证明,“良渚古城”是一座水城,共发现了六座水门(两座在“北城墙”,两座在“东城墙”,两座在“南城墙”)。从2007年11月到2011年六月,尚未发现陆门。由此可见,良渚古城内外皆为水面。那么,“良渚古城墙”其实是用水衬托出来的“陆”。古人可能认为,“陆”就是由上层的土壤和下层的基岩叠加而成的事物。所以我们看到“良渚古城墙”在生土层上平铺了一层石头(这可能代表基岩),而后堆土(这可能代表土壤)。它的堆土完全是自然形状的堆土,没有在两边竖立木杆和木板,没有在两排木板之间填土并夯实。而御敌性质的城墙,显然是“版筑”的,内外立面(或至少是外立面)都和地面形成接近90度的夹角,以增加敌人攀爬翻越的困难程度。因此,“良渚古城墙”很可能不是御敌性质的“城墙”,而是“四陆”。那么,为什么“良渚古城墙”要建成“四陆”的形状呢?那因为它是一个礼仪设施,其用途是模仿日月五星的巡天之旅。因为,从天文考古学结合文献学的角度看,良渚古城的主人是天皇。天皇与中国版图内的众多强力部族首领是结盟兄弟的关系。天皇、皇后与众多结盟兄弟的关系就如同日月五星之间的关系,即天皇对应太阳,皇后对应月亮,各地诸侯对应五大行星。《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余下全文>>问题三:良渚玉器上的图案昊是什么意思 玉器图案一般用来记事(祭祀),人名,或者地名,昊字可能是出自江苏昊县的意思。问题四:良渚玉琮怎么读 liáng、zhǔ、yù 、cóng问题五:良渚玉器纹饰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良渚玉器纹饰,品种比较丰富;具体是不是真品,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问题六:您好,再问一下您,说到良渚玉琢孔壁有台痕,这个又是什么意思? 良渚玉琢孔壁有台痕,教科书上没有这样或近似的说法,估计这个“台“字,是用错了字。
一般来说,良渚时期玉器琢孔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局限于加工工具的局限,一般采用两端打孔,至中间穿透,来加快工期。两端开孔大,中间透孔小,呈两端向内的锥形,是良渚玉器的典型开孔特征。
而断代所看的包浆,往往是开孔的两端包浆着色深沉,向内逐渐变淡的不规则,而人工做旧,往往是整体浸泡着色,穿孔内的包浆,是内外如一的,一目了然。问题七:对于良渚文化的理解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遗址位置
良渚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
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文化背景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历史时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
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处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编辑本段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 镂......余下全文>>问题八:良渚文化的代表文物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为突出。玉琮作四方柱形,中间有圆孔,外周有饰纹。《周礼》中记载玉琮是祭地之器。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故玉琮被列入中国传统的玉礼器“六器”之一。良渚文化玉琮出现最晚,但数量最多,器型最大,形式多样,几乎每件都有纹饰,制作极为精美,为迄今所知新石器时代玉琮中形式最全、工艺最精湛的作品。此外玉串饰组合也很丰富,造型新颖别致。一般由玉管串成,玉璜为坠,上饰神徽图案,显然是高等级的装饰品,其主人应是氏族的首领或贵族,还有一种奇特的玉冠状器,形似神人纹头上的羽冠,下端有榫和穿孔,有的饰神人纹,也应属于图腾或宗教意义的礼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31cm,大端边长7.5×7.5cm,小端边长6.5×6.4cm。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玉琮两端对钻孔,呈明显的喇叭口状,管钻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间部分雕琢一符号。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刻有符号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为玉璧与玉琮,但数量不多。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原始宗教有某种联系。故宫博物院藏品。 高8.8厘米外径17.6厘米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迄今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图案,反映了良渚人高度发达的宗教信仰体系。问题九:介绍一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小标题)发现“中华第一城”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的良渚遗址是其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从1936年发现至今,在这40余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考古科研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基建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一带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考古人员顺藤摸瓜,以这一发现为基点,开始向南北进行延伸钻探调查和试掘。经过18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在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11月29日,考古人员宣布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据介绍,这座古城位于莫角山四周,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约40米-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根据城墙外侧叠压的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 尽管古城的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工作后判断,但考古人员发现,古城建城的位置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介绍说,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小山,则分别被用来作为城墙西南角和东北角的制高点。 (小标题)良渚文明找到“都城” 确定文明发展阶段 这是一座令考古界期待已久的古城。 在良渚遗址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多年来已相继发现墓地、祭坛、制玉作坊、建筑基址、防护工程、聚落遗迹等各类遗迹135处。遗址分布密集、规模宏大、类型齐备、级差明显,显示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带有史前都城性质的空间形态和聚落布局。一个疑惑也由此环绕考古学界多年:“遗址规模这么大,反山、瑶山上又有高规格的墓地,难道没有中心吗?” 良渚古城被认为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其发现串连起良渚遗址中多年来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令良渚文明最核心区域格局更为清晰。关注良渚文明多年的知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介绍说,古城所环绕的莫角山一直被推测是良渚遗址的中心。其西北角是反山,其中发掘的12号墓出土过刻有神人兽面纹的大玉琮等500多件玉石制器,据推测是王一级的墓葬;莫家山的东北角是马金口,出过六七米长的大方墓遗址;山的东南面是钟家村,出土过重要的大玉璧。“现在看来,这些重要遗址建筑都在古城内,城外则分布着祭坛、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码头等重要遗迹。”严文明说。 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良渚文化发展水平是即将进入文明或者初步进入文明的阶段。如果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则应该有个初步的国家组织,以区别于以血缘为单位的氏族社会。都城正是其重要标志。 严文明表示,有明显职能分工与布局规划的良渚古城的发现,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改变了考古界原来对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小标题)考古意义相当于发现殷墟 考古学者......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