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进来看看这道题、要确定正确的答案。心里学的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2:36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3-02 21:42
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2 22:42
这道题目答案,选B 请相信我,因为我有这套试卷答案,如下:

(13题)

《2006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 B、1913 C、1914  D、1900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A、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则两情境的变化程度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___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____和调节策略。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的交叉学科。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___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____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___、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____。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___。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____和目标。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三、名词解释:26、学习准备:27、心理发展:28、创造性:29、知识:30、学习策略:四、简答题: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五、论述题:36、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7、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38、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A 5、B 6、B 7、B 8、D 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D二、填空题16、原有认知结构 17、监视策略 18、心理学与教育学 19、理解问题 20、教学过程 21、知识学习 22、11、12-14、15岁 23、接受学习 24、障碍 25、倒“U”关系三、名词解释26、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7、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8、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和特性。2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30、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四、简答题31、(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3、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3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3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五、论述题36、提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包括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包括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37、提示: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38、提示: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尢
  • 2021-03-02 23:52
c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