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常说的无为之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解释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14:58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12-23 23:28
道家常说的无为之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解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2-01-10 04:49
无为是一个多么有境界的词汇,几乎每个人做过研究的都说上一句无为而治,无住生心,如如不动,来追求这个境界,觉得很高深,所以这些无为都是错的意思,原因在哪里,除了讲课传授道法外,谁说无为,谁就不理解无为。。原因在哪里,理解无为就已经无为了,何须讲出来。。其实无为讲不出来,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什么都不理不闻,也不是预防。而是:跳出二元对立,对任何事情没有分别,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见相,不见我,不见一切概念,不见一切感觉,不见一切对立,不是世上的思维,也不是不做世上的思维,跳出来的觉知,就是无为法。。真正做到无为后,什么都知道,宇宙所有生命的想法他全知道,因为只有改变自己的认知,跳出来,才能解脱思维的障碍,才能与宇宙相应,具有智慧。智慧是宇宙的本有。。所以无为不是世间的东西,也不是不是世间的东西。本来如此。万法本闲。没有生命,生命就是高级的自动回路的有机机器人,没有我,我就是过去过去的经历的总和,所以没有我,没有一个是随机的,全是必然的,或者说,本来就是这样的,随机数都是必然的,本来就该这样子了。这样不见有别人,不见有我,不见有动物,都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运转。。慢慢了解本来什么都没有,就是自然而然罢了,所以没有脏没有净,曾经有一次,我拜佛时一只苍蝇趴在释迦摩尼佛胳膊上了,我急得要死,但是佛安然不动,慈祥如初,此时奇迹产生了!那只苍蝇瞬间变得好像依偎在主人身边的宠物,无比的可爱,苍蝇也是自然,哪里有脏净呢?所以佛的这种知见其实就是无为,因为它不是法也不是不是法,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无为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2-01-10 05:11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写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后人有许多的看法,阐述大相径庭,特别是近来一些研究老子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与往不同的颠覆性观点,值得借鉴。我想大家能够把各种观点包括您的观点罗列出来就好了,能够链接相关地址更好。 观点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杨润根认为其含义是“道是永恒的,它的活动也是普遍无限的,整个宇宙中任何具体事物的活动都无不由它所决定、由他所支配”。 他认为“道”有四层意思,一是“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始”,二是“世界的本质和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实现)的决定和主宰力量”,三是“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之路(道之路)”,四是“道(动词),即对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他认为“无为:无限的活动,整体的活动,系统的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整体或系统内部各种具体的活动,而整体或系统的活动的本身又并不是可以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感受的”。 他认为“老子‘无’的概念是个无极的概念,宇宙整体的概念,宇宙系统的概念,宇宙形式和宇宙场的概念。‘无’的存在和活动超越于任何具体的存在和具体的活动之上。因此‘无为’指的是道的普遍无限的活动,整体的活动,绝对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不为人们感官的知觉所认识,只是理性的思维才能认识它”。 观点二:李书光认为“无为”并非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必干 人生在世,必然要作事,不做大事,也会做小事,不做好事,便做坏事。好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社会,坏事有损于人民,不利社会安定与进步。老子却主张“无为”,实在令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老子思想秃废,消极无可取。 老子学问精深,知识广博,难道他认识人生问题上连一般人都不如吗?有人认为,“老子有超人的智慧,故他的主张让一般人难以理解,打个比方说老子好象是“千里眼”,一般人好象是“近视眼”,千里眼看到的东西近视的怎么能看得到呢?”(余培林)其实也不尽然。它只不过是一般人寻章摘句读道德经所引起的误解。只要认真研读全文,我们不难领会老子“无为”思想的精神实质。 (一)无为是对执政者而言,即“无为而治”。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为之教……”圣人,指执政者;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也是对执政者说的。 (二)“无为”的特定含义是指执政者不要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利益所采取的执政行为。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正,正道,符合民众利益的治国行为;静,不随便扰乱、无事,指不做侵扰人民休养生息的事;欲,自私、欲望。我,指执政者; (三)“无为”并不是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干的消极思想。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唯夫不居,是以不去。 这里的圣人,是指抱“道”君主,与儒家的圣人完全不同,儒家的“圣人”有为有欲,这里的圣人,使万物兴旺发达而不自我吹嘘,到处宣扬;使万物生长而不拥有它,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而不依能恃势;为天下国家的稳定发展立了大功而不居其功。“作”,兴起,发达之意;“生”,生长的意思,“为”作为,葆义,依道的法则做了自己该作的事;“功”因“为”而立了大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庇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关,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的意思很明白,他连用几个设问,为执政者难于理解自己主张的“柔弱”,“绝智”“绝学”“无欲”“无为”等治理国家的观点提出怀疑,然后进行解释。它的大意是:一个活人心中抱守着“道”,能什么时候都不离开吗?听任生理发育的本能,能什么时候都像婴儿那样吗?摒弃心智的作用,能够没有任何缺点吗?爱护国家,治理人民,能不用智慧吗?耳、鼻、眼的一开一关,能够安静无欲吗?有精深的学问,明白四达,能什么也不干吗?执政者应当遵循“道”的法则,做应当做的事,不要因自己的欲望不当为而为之。要象“道”那样,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已有,作育万物却不依能恃势,长养万物却不屠杀它们。这是精微奥妙的上德之治。 此外还有三十七章的常道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一章的不得已而用兵。五十四章的修德;第六十三章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可见老子“无为”思想并非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而是富含哲理、十分精深玄妙的治国哲学思想。“无为而治”仅仅是奉劝执政者不要为了自身利益不该为而为之,不要把“为”放在统治上,要把“为”放在服务于人民的行动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