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学校安全反思材料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23:09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2-05 08:05
学校安全反思材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2-05 09:36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就没有教育质量可言。但是,就学校安全工作,个别学校出现了“因噎废食”的极端,为了安全,一些学生该做的事情不做了,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不搞了,出现了另一个极端。 这些极端主要表现在: 学校的大门紧闭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大门也紧闭着。为了搞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很多学校都加强了学校的安全值班工作,黑夜教职工轮流值班,白天传达室紧紧关闭学校大门,对学生的出入严加管教,认真进行登记,学校成了封闭的学习处所。现代课程标准规定了大量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的环节,很多知识需要教师带领广大学生到社会实践中调查研究,探索取证。例如,学习环境污染知识,最好的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去实地考察,然后动员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这样学习来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社会上污染的现状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深刻的。但是,为了学生的人生安全,学校禁止学生外出,只好在课堂内消化知识,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变得很肤浅,影响了教育效果。 安全教育存在盲目性,跟着新闻报道的事故奔跑。随着电视、报纸上的安全事故一出,楼梯踩踏事故了,校车车祸事故了,雷击事故了等等,学校接着跟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当然,这种亡羊补牢的教育比不教育还要强一些。但关键是把安全教育工作把做在前面,做到“防患于未然”,早进行一些预见性教育,不要搞“马后炮”式的教育。全国都这样做了,事故自然会减少很多。譬如,雷雨季节,在到来之前,就要对学生进行防止雷击的教育,防止泥石流的教育,防止溺水的教育,进行雷电的知识教育,等等。把安全教育做在前边,把安全预案制定在前面,就会很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就不至于出现面对危险来临时的惊慌失措,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课程缩水,该学习的内容被留白。教学初中化学“氢气的治取”,面对人体有危害的强酸,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教师就不敢叫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只是教师本人在展示台上小心奕奕地进行示范,学生离着很远看不清楚,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大大缩水,动手能力和试验的勇敢程度就会降低。教学中小学体育中的武术教育环节,考虑到安全性问题,有些教师根本不教。 有益身心的活动数量大大减少,学生成了“闭门读书”的封闭人群。春游、登山、踏青、游泳、看电影、参加歌咏比赛、拜谒烈士陵园等等活动,学生心中非常向往。学生的一些优秀品质,诸如集体意识、吃苦耐劳等都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但是这些活动越来越少了,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展,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校的安全工作偏重档案建设,应付检查心态严重。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安全检查,为了出了安全事故后为自己排解,学校的安全档案建设一般都丰富周全。但是,这些档案“虚”的成分严重,花架子多,很多工作浮在表面,实用性差,安全效果差。譬如层层签订的安全公约,很多家长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匆匆签上了字,学校则一本正经地拿来做事故的挡箭牌。又如一些学校抱有侥幸心理,安全演练本应该对着全体师生开展才有教育意义,但是为了应付检查,就找一个班级参与,搞点花架子,匆匆留下音像档案。安全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最容不得半点虚假。 砍掉学生午休,让家长做午休的监护人。面对暑期到来,中午学生休息时间很长,个别学校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在校园内发生,取消校内的午睡,让学生在家里睡觉。我们知道,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却对家长的话置若罔闻。学生在家里,大多数不午睡,这点影响下午的上课不说,关键是很多家长因为忙,照顾不过孩子来。孩子利用中午互相串通,打游戏、打扑克、看电视,严重的私自外出下河、遛马路,导致了更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事大,但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因噎废食,需要为教者多费些心思,在“考虑周全”的情况下,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搞起来,有益身心的活动活起来,全部课程开起来,安全意识入心来,从而真正让学生全面发展起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