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皇帝称“朕”究竟始于何时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7 05:31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3-26 12:44
皇帝称“朕”究竟始于何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3-26 13:51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26 15:59
级别:专业试用
朕”字并非秦始皇才始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是说,秦始皇让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与廷尉李斯讨论帝号,王绾、冯劫与李斯提出,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皓,天子自称曰“朕”。这都是承袭,并非首创。
从《尚书》中留存记载看,尧、舜、汤都称自己为“朕”。《尚书·尧典》中有:“朕在位七十年,汝能庸命,巽朕位。”巽是八卦之一,为木,为风,这里应该是“让”的意思;“庸”在这里应该是“任”——我已经在位七十年,你们要能胜任,就让出我的位置。《尚书·汤诰》中有:“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宽怀说,你们的善我不敢遮蔽,罪过在我身上,不敢宽赦。这些早时帝王在这些记载中充满宽厚之心,“朕”是躬身的自称。东汉蔡文姬父亲蔡邕的《独断》中说:“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这是大家可用、充满礼让的自称,大家躬身相处,大家相安相邻。
《尔雅·释诂》中说得明白:“朕,我也;朕,身也。”身体是“我”。查甲骨文中此字象形,就是弯腰作揖的谦恭模样。周代毛公鼎上的铭文左边基本沿袭原来形象,右边不再躬身,这是字义的一次演变。《周礼·考工记·函人》中有“视其朕,欲其直也”,函人是负责做铠甲的工匠,“朕”在这里变成工匠依靠它取直的皮革上的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朕”在舟部,应解作船缝。说明从象形规范,刚开始部首是“舟”,以木板制船,缝也为取直,这就有了以我行为表率的意思。从“身”的字义才从“舟”变成部首“肉”。
《庄子·应帝王》中的“体尽无穷而游无朕”,葛洪《抱扑子·塞难》中的“机兆之未朕,我能先觉之”,我以为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从表率取直引申为踪迹。马王堆皋书《老子·德经》里又有“牝恒以静朕牡”,这“朕”显然又是克——柔静可克阳刚,“朕”表示一种能量了。当这个字被强调为表率、能量后,贵贱就分开,平民再不能用以称“我”了。
这样看,王绾、冯劫与李斯建议天子称“朕”,是在传袭周制基础上,强调“朕”的表率。从秦始皇起,于是天子在位,再没有躬身为民的意思了,“朕”就变成一人至高无上,全国上下俯首帖耳的局面。
  • 2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26 15:08
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在此之前,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既不称皇也不称帝。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周武王等,都是称王。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帝”字很常见,但是从来没有用来指人间的君主的意思,而是指“上帝”,是天神的称号。春秋时期,在南方的楚国率先自称“王”,表示和周王分庭抗礼。到了战国,大国如魏、韩、赵、燕、齐、楚、秦等,都先后称王。发展到后来,势力强大的君主不满足于称王,竟然将过去专指天神的“帝”加到自己头上,如秦、齐两强同时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当时的位置,秦在西,齐在东)。但是,不到一年,齐撤消帝号,秦因为顾虑到单独称帝会成为众矢之的,也自动取消了帝号。直到战国末,都不再有称帝的情况,更别提“皇帝”了。所以在秦以前始终没有“皇帝”的称号。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他不满足于称王,而改称皇帝,并且规定自己是“始皇帝”,儿子是“二世皇帝”,孙子是“三世皇帝”,以此类推,至于无穷。然而,事与愿违,秦不过二世就亡国了。但是,从此以后,中国历代的君主虽然不用“始皇”、“二世”的称号,但是“皇帝”这个名号却一直沿用到清末。
皇帝都有哪些称号?
一般最主要的有在位时的年号、尊号和死后的谥号、庙号四种称号。
年号是皇帝在位时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个王朝的每一代新皇帝即位后,为了区别于前代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的年号。中国历史上首先用年号的是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建元。此后,中国历代君主都有年号,开国皇帝一称帝就颁布,立即使用;嗣皇帝一般在继位时颁布,次年使用。凡是改用新年号都称为“改元”。历史上很多皇帝在位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多次改元;明清两代,一位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洪武(朱元璋)、崇祯、康熙、乾隆等。
尊号是皇帝在位时由群臣所上的,每逢庆典,臣下都可以给皇帝上尊号。从唐朝李渊开始,历代相因,如武则天称大周皇帝后,加尊号“圣神皇帝”,唐玄宗为“开元神武皇帝”等等。另外,历代皇帝对禅位给他的前代皇帝都上尊号“太上皇”,对母后上尊号“皇太后”,祖母为“太皇太后”。如“慈禧太后”就是同治皇帝为其生母所上的尊号。由于容易带来阿谀奉承的风气,如康熙、乾隆等都有阻止大臣上尊号的情况。
谥号是王、公、卿、大夫(自汉代起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后根据他生前的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认为源于西周。周初的文王、武王的“文”、“武”都是谥号,汉代的孝文帝、孝景帝,也都是谥号。帝王的谥号由专门官员按照皇帝一生的行为议定,大臣的谥号由皇帝赐予。谥号分美谥、恶谥、平谥三种。美谥如文、武、景等,恶谥如幽(周幽王)、厉(周厉王)、炀(隋炀帝)等。平谥怀有怜悯同情,如悼、哀、闵等。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祖庙(一般称“太庙”)里祭祀的时候追尊的名号,庙号始于商代,废于秦朝,汉代重新使用。最先的时候规定开国皇帝称祖,第二至第五代皇帝称宗,以后不再称宗,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并不如此,如清代努尔哈赤为太祖,皇太极则为太宗,而顺治、康熙则分别是世祖、圣祖。
为什么我们称呼历史上的皇帝有时用谥号,有时用庙号,很不一致呢?这是有原因的。秦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秦始皇下令废除谥法,所以只能直接称“秦始皇”、“秦二世”;自汉代到隋代,除了汉高祖刘邦在历史上是以庙号称呼的以外,都用谥号。唐朝因为谥号字很多,非常不方便,就按照庙号来称呼,宋元沿用。明清两代,只是在新皇帝即位以后改元,在位期间不再改换年号,称年号很方便,所以就用年号来称皇帝了。
对皇帝的称呼有哪些?
众所周知,“朕”是皇帝对自己的称呼,这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朕”这个字本来并不是皇帝专用,只是一个对“自己”的称呼,任何人都可以,如屈原在《离骚》中就用“朕”称呼自己。但是自秦始皇开始,被皇帝独占了。另外还有一个词“寡人”,指自己是“寡德之人”,就是说自己没有什么功德的意思。这个词在唐代以前王侯和士大夫都可以用,是谦虚的说法,唐以后,也被皇帝独占了。
至于大臣以及老百姓对皇帝的称呼,主要有:陛下、万岁、天子、至尊、圣驾、皇上、上等。明代以前对皇帝通常称陛下,清代常用皇上。在《水浒传》里面称皇帝“官家”,这是从晋代沿用下来的,宋代仍然用,宋以后就很少有这个称呼了。
在这几种称呼里,最难以理解的应该是“陛下”这个词了。先来看“陛”,它意思是宫殿的台阶。古代皇帝宫殿的台阶两侧都有“重兵把守”,以防不测。称“陛下”,意思是说,大臣有事,不敢直接和皇上交谈,怕不尊敬,所以告诉在台阶下面的卫士,请他们转告皇帝。这种称呼充分表明了对皇帝的恭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