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4:57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1-03 01:3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粱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而现在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至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根据原则,在某种情形之下,不追击敌人。在某种情形之下,不向主敌射击,不设险以谲诈取胜。既已给敌兵第一下的创伤,不乘势作第二次的戳刺。头发斑白的人,不拘为俘虏。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原则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果用我者,吾其为乐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又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1.作者说“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作者是根据什么作出这一推断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失望”一句中,“这些条件”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作者的分析,孔子所提倡的“克己复礼”,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孟子和梁襄王的对话,体现了盂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1-03 02:30
答案:解析:  1.《孟子》一书开场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已67年,又115年之后秦才灭六国。  2.①春秋时周朝的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败坏。②战事仍离不开礼的约束。③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3.保守性  4.主张用武力统一中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1-03 03:27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