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我们至今引以自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发生在稷下学宫。 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诸子百家在这里长期并存,彼此交流切磋,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互相吸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这里迅速达到了鼎盛状态,经历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稷下百家争鸣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都在这里发展到了自己的理论高峰。
首先,这些主要的学派在稷下都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同以往那种“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不同,稷下的学派分化主要是不同学派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吸取而产生的,形成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学术思想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充分争鸣,这样的分化是不会出现的。
其次,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还表现为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在稷下,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在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在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呈现出纷繁交织的复杂情况,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以至于我们在给某位思想家或某部著作进行学派划分时常常感到很困难。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离开了百家争鸣的特定环境,很难形成这种局面的。
第三,学术思想的分化和融合必然会导致学术创新。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新的方向。例如,道家的黄老之学就是稷下学术的一个重要创新。该学派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黄老之学既适应了时君世主的眼前需要,又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且引领着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所以最终能够“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
稷下的百家争鸣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它作为中国古代绝无仅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意义却是超越时代的。鉴古知今,稷下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启示。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关于“稷下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都在这里发展到了自己的理论高峰,诸子百家在此长期并存,通过争鸣辩驳而互相影响。
B.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在稷下百家争鸣中发生了分化,产生了众多的支派,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辩驳的局面。
C.稷下百家争鸣使一些曾经势如水火的学派开始寻求联手互补,一些原本互不搭界的学派也开始形成共识,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D.在稷下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各家各派在交流争鸣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稷下百家争鸣”取得的“学术成就”的一项是( )
A.主要学派在稷下产生了众多的支派,形成“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一个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
B.学术思想融合会通,每一个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稷下学术具有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
C.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了新的方向
D.产生了道家的黄老之学,它引领学术思想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稷下学宫延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
B.如果没有古代稷下学宫的诸子百家争鸣,就不可能有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C.学术思想的融合会通是稷下百家争鸣的特点,稷下学术的这种既分化又融合的特点,代表了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势。
D.道家的黄老之学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吸收融合了儒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等学派的学术思想,集各家学说的优势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