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首关于枫树(或叶)的诗词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1 15:44
- 提问者网友:寂寞梧桐
- 2021-01-01 12:46
请讲明作者 出处 全文 句中短语注释 全文译文以及背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1-06 13:38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
??谈到天明。
【韵义】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
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
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义】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
??谈到天明。
【韵义】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
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
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义】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06 14:45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 2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1-06 14:20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看来是从长途旅行图中截取的“山行”片断。第三句的“晚”字透露出诗人已经赶了一天路,该找个“人家”休息了。如今正“远上寒山”,在倾斜的石径上行进。顺着石径向高处远远望去,忽见“白云生处有人家”, 不仅风光很美,而且赶到那里,就可以歇脚了。第二句将“停车”提前,产生 了引人入胜的效应。天色已“晚”,“人家”尚远,为什么突然“停车”?原 来他发现路边有一片“枫林”,由于“爱”那片夕阳斜照下的“枫林”,因而 “停车”观赏。“停车”突出“爱”字,“爱”字引出结句。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俞陛云《诗境
浅说续编》云:“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
山好放船’等句,尤脍炙诗坛,播诸图画。惟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春花无此大观,宜司勋特赏于艳李秾桃外也。”不错,笼山络野的枫林红叶的确美艳绝伦,但被 “悲秋意识” 牢笼的封建文人却很难产生美感。用一个大书特书的“爱”字领起,满心欢喜地赞美枫叶“红于二月花”,不仅写景如画,而且表现了诗人豪爽乐观的精神风貌。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霜叶”,由“上寒山”、
“停车”的主人公用惊喜的目光统摄起来,构成一幅秋山旅行图。当然,说这 是“图”, 并不确切, 因为“上寒山”、“白云生”、“停车”都是动态“爱”更是活泼泼的心态,都画不出来。
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第一 句用“寒”字,是为了唤起第四句“霜叶”;每二句写“白云”,是为了用色 彩的强烈对比反衬第四句的“霜叶”异常“红”艳,给人以“红于二月花”的感受。更有力的铺垫还是由急于赶路而突然“停车”以及由此突出的那个“爱”字,前面已分析过了。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