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怎么来的?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3 13:12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10-12 19:35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怎么来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10-12 19:55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常用在不问是非情由,不分青红皂白,不顾一切坚持要做的人身上。像这种“小九九”乘法口诀有几十句,为 什么不说“三八二十四”或“三六一十八”或别的什么数字,而一定要说“三七二十 一”呢?原来这种说法与苏秦有关。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是神秘人物鬼谷子的学生,出游数年,把钱花得精光,几乎把命丢掉。回到家里发奋读书,腹有经 伦,关注时事,反对当时秦国的扩张政策,遂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是他在说服齐宣王时引出来的。据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这年苏秦到了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见到了齐宣王,游说联合抗秦大事。齐宣王听后有些忧虑,感到齐国兵力不足,搞不好 会引火烧身。苏秦为了说服齐宣王出兵,遂列举数据说:“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 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苏秦的意思是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万户人家,我私自计算了一下,每家出三个男子服兵役,就有三七二十一万兵丁。这样,用不着再往远处县份征兵,仅临淄一城的 兵卒就足够了,怎么会有兵力不足的问题呢?苏秦的这个算法,显然是纸上谈兵,不顾实际情况地乱说一气。就算都城临淄有七万户人家,但是全城不可能每户都出三个男子当兵,因为这些人家有的只有女孩没有男 儿,有的只有老人没有青壮年人。即使每户都有男子,尚有老、幼、病、残,不可能全 都能够从军,这二十一万兵力是凭空想象,无论如何是凑不够的。苏秦为了劝说齐宣王抗击秦国,以他计算的“三七二十一”作为充足理由,如此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 皂白,不顾客观实际,想当然地蛮干、强干,显然毫无道理。后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成为一句俗语,被人们广泛地使用。比如明代洪子美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里不是烟花巷,又不是小娘儿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顿拳头打得你 满地爬。”《清平山堂话本》残存二十七篇,各演一个故事,多系宋元旧作,看来“不 管三七二十一”作为俗语,可能早在宋元时期就被广泛使用。其后这句俗语又被编织出各种情节的故事,同样流传下来,但不论什么情节,多把“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为讥 喻的贬义词来用,现在仍然被人经常使用,这句俗语通俗易懂,不伤大雅,至今仍有广 泛的市场和很强的生命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