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丁克族多吗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07:07
  • 提问者网友:聂風
  • 2021-02-04 06:21
丁克族多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4 06:47
问题一:中国丁克夫妇占家庭多少比例? 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   据负责这项调查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欣介绍,调查选取了1200多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上海家庭作为样本,如果只选取20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丁克家庭”的比例会更高。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今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丁克家庭”将会增多。   孙中欣说:“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传统上,生儿育女是中国新婚夫妇的必然选择,在婚礼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词就是“早生贵子”,能否生育甚至成为衡量妇女价值的重要标准。没有孩子,对生活在传统乡村中国的妇女意味着“天谴”,但是越来越多生活在都市中的中国现代女性却正在拒绝成为母亲。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一代中国家庭正面临尴尬的选择。一项较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可这项调查同时也显示,“牵扯精力”(25.4%)、“影响工作”(16.7%)、“经济能力有限”(18.6%)以及“影响两人世界”(13.6%)等等原因,使生孩子变得越来越令人畏惧。   孙中欣认为:中国“丁克家庭”增多、未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加、选择独身和离婚更加自由、性生活质量更被看重等一系列变化,既显示中国人在爱情和婚姻中更具备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表明传统社会中维系中国家庭关系的纽带正变得相对脆弱。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家李银河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的“丁克”现象,她认为,“丁克家庭”是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丁克”现象的流行说明了中国人个人选择空间的增加。这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她的著述中写道:“自愿不育者人群以个人现世生活的幸福快乐为重,珍视夫妻关系,轻视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重视自我的现代意识。”(季明)问题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丁克族? 10分丁克,DINK,Doubleincomes,nokid。
可见丁克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夫妻双方都有收入(应该是较高的收入)有关,双收入(较高的双收入)成为了做丁克的主观理由与客观原因。
成为丁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组成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是指一个家庭。
什么是丁克家庭呢?就是不生孩子,只有夫妻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有些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丁克家庭”。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是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此次调查中,六成多的人同意“夫妻可以不生育孩子”。这些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已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大多数只是“局外人”。
选择丁克家庭七大理由
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
要做“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们有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所以拒绝“第三者”(孩子)插足。
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所以还不如不生育。
对家庭生活没有信心,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孩子。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出生后有好的生活。
把家庭幸福的条件放宽,认为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
相信社会保障功能的进步,这些家庭认为“防老”未必非得“养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
丁克家庭利弊众说不一家
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丁克家庭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家庭功能观念有所转变。不过,人们在接受的同时还是有一些疑问。有人认为不生育有悖于人类正常繁衍的自然规律,“不育文化”的无限扩展,对人类正常的繁殖生息是不利的。也有医学界人士提出,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生育过程,就能提高免疫力,不生育不利于身体健康。
观点·声音
生不生育冷静考虑别盲目
家庭具有生产、生育、教育、宗教、娱乐等功能,生育不再是家庭最重要的功能,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价值观念和理想憧憬来选择自己的家庭结构,这也是需要全社会理解和接受的。不过,生育后代,维持人类的繁衍也确实是家庭的责任,孕育儿女可以使夫妻双方心理更加健康,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养育子女的辛苦中理解父母的恩情。所以,不要盲目地,甚至是冲动性地选择不生育。
嫌麻烦、怕身材走样,不少青年夫妇婚后不要孩子,做新潮的“丁克一族”。然而,不少发现,近年来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轻时立志不生育,到了中年随着夫妻情感变化而“反悔”的人。问题三:现在年轻人丁克族的多不多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译,意思是双收入却不要孩子。丁克家庭的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生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更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生活。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个词汇早已不再陌生,近年来,DINK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丁克族不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奉献一切,想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问题四:丁克族好吗?是不是少了很多负担 减少了孩子的负担,但也少了孩子带来的欢笑。好不好,因人而异。问题五:为什么现在丁克族越来越多 1、生活成本太高
2、想为自己而活
3、想有质量的活着问题六:现在中国丁克家族多吗 比较少,但是我感觉数量还是在增加的,时代在变化,女性的思想也在变化问题七:现在丁克家庭多吗? 那要看你们两个人的想法了,只要你们觉得没有孩子不会影响你们的感情,我觉得可以尝试,在中国,总是有人吵着不要孩子等等之类的话,但最后还是过不了中国五千年传下来的思想传统!问题八: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民很多都能接受丁克族,不婚族,而在中国却有很多人反对,无法接受丁克族不婚族? 发达国家的养老政策那么好,就算丁克也不用发愁养老问题!
中国养老制度不健全,所以养儿防老,一般人你要是指望着退休金养老,我估计退休的后就等着悲剧吧?问题九:中国丁克家族多不多,为啥欧美那么多,还那么多单身 大城市多,小城市很少,主要跟生活理念,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多种情况有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