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砚台要叫砚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13:58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2-10 09:06
也就是砚台的由来 砚的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10 09:54
砚,研墨工具。由于墨汁的广泛使用,砚台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低。砚,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一种名砚的历史,可以写一部很厚的书。砚有许多名称,大多是从古代名家、诗人、书画家的诗句中来的,多数人认可,名字就算定了,所以砚的别名很多。略说如下:
  (1)石君。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过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里面记载:“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由此而得名。例如,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 不管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也统称石君。例如铜砚、铁砚、竹砚、瓦砚等,都可统称石君。
  (2)石友。古人特别珍惜“情”,读书人都把书斋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砚被俗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纸,“石友”指砚。广而传之,众皆称砚为石友。
  (3)墨侯。例如,唐代文嵩以砚拟人,曾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以后,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代王迈中《除夜洗砚》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4)墨海。砚的别称,一般称大的砚台,也有称为海砚的。例如,宋代苏易简《文房四宝》载:“惜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鸿氏之砚’。”这就是传说中制砚的开始。宋代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代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的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代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5)墨池。一般称小的砚台。即大砚称“海”,小砚称“池”。也有把墨盒称为墨池的。
  (6)墨盘。一般是比较浅的砚台的俗称,通常指像盘子状的较大型砚台。
  (7)墨田。“墨田”是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田在这里主要表示大,能“种墨”的地方,理解为砚。
  (8)砚山。依石头的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所以叫做砚山。明代高谦《遵生八笺》曰:“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
  (9)砚池。有一种砚的形状是凹形,称作砚池。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是指在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
  (10)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治成,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例如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邵氏闻见后录》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为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11)研磨器。对原始砚的俗称。在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墨或其他颜料的器具。例如,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一套绘画工具中就有研磨器,被称为 “始祖砚”。
  砚的别称,还有多种,例如,清代王继香《醉庵砚铭》曰:“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润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诗《四友赞》中提及,曰:“磨润色先生之腹。”称砚为“润色先生”。再如,“徐公”,专指鲁砚中的“徐公砚”。书法家舒同,曾为此砚题词曰:“美哉徐公”。不知道的,可能认为“徐公”是指人,实则为砚台的俗称。徐公砚产于沂南县(原属临沂)徐公店村附近。早年《临沂县志》曰:“徐公店,县城西北75里,产石可为砚,其形方圆不等,边生细碎石乳,不假人工,天趣盎然,淳朴雅观。”“徐公”石色有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绀青、橘色等,有数色同现一石者,极为调谐雅静,世之罕见。若用此石制砚,其砚亦珍贵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2-10 14:36
澄泥砚吧。 绛州澄泥砚源于秦汉,盛兴于唐宋,是与端、歙、洮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明代,随着石砚的大量开采,澄泥砚由于其制作技艺的复杂生产上处于下风。到了清朝,澄泥砚的制作已经没有成功的佳作。而民国十七年修定的《新绛县志》中记载:“按绛州出澄泥砚,《山西通志》及《绛州旧志》均载记之,可知澄泥砚确为绛州所出。唯在今日,无制之者,盖其法早已失传矣。”
  • 2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2-10 13:23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个春秋。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 复制的,希望有用
  • 3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2-10 11:55
砚的由来 中国是最早砚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砚台有何区别呢?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颜料。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个春秋。 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进修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一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外的温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 4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2-10 10:50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2. 光滑的石头 [glossy stone] 砚,石滑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释名》 3. 砚台 [inkstone] 一种石刻的写字文具,供研墨、调墨之用 一砚。——清· 周容《芋老人传》 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砚瓦(砚台);笔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