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8 22:03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12-18 03:38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萧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句意和语气,需要有5处停顿,请用"/"划出(此题不要求加标点):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 山 有 小 口 仿 佛 若 有 光 便 舍 船 从 口 入。2.下列句中“属”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属"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神情与苏黄不属。 D.在骨髓,司命之所属。3.下列句中“之”与"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永之人争奔走焉。4.(甲)文中描写桃花源内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作者为何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试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出自(甲)(乙)两段文字中的两个成语。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12-18 04:21
答案:解析:答案:1.本题考查读准句中停顿。一般来说,应该依据句子的内部结构来掌握句中的朗读停顿。因此,正确理解句意是恰当的划分句中停顿的前提。此句的正确朗读应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答案为B项。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与B项"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中的"属"都是"一类"的含义。A项"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同"嘱";C项"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是"联系"的意思;D项"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中的"属"是"管"的含义。可见要正确理解文言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3.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分析。答案为C项。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与C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之"都是代词,代"这件事"。A项"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与D项"永之人争奔走焉"中的"之"都是助词,译为"的"。B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之"可以译为"这"。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甲)文中描写桃花源内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乙)文之所以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是因为"前人之述备矣"。5.本题考查对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意思对即可。 6.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出自(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成语有: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政通人和、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提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12-18 04:36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