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赞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乾道三年(1167),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淳熙十二年(1185),他还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提出把书院办成德行道义之实的教育机构的方针,使书院教育走上正轨。在石鼓书院复兴后,应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请,撰写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由张栻亲书,后人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使“石鼓有声于天下”。他一生三次监南岳庙,但都只是遥领食俸,并未亲临南岳。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以上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ffff">朱熹</FONT>出生地--南溪书院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1130—1220)生于南宋,宋高宗赵枸(宋徽宗九子),在杭州建立偏安政权,那是需要儒学又要改铸儒学的时代。宋朝主张∶佛、儒、道三教合一。
朱熹的出生地是福建剑舟龙溪县(即今五夷山市),其父为小吏。他自述“某自五六岁,便烦恼,天地四边之外为何物?” 八岁读“孝经”、十岁读“孟子”、决心当圣人。启蒙老师李桐向他灌输了“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无极也” 宇宙观 ,世界万物生成、演变及发展,皆因事或物本身存在着正负,或叫阴阳,相互依存、转化统一为太极,用于宇宙即是无穷尽的。这属道家思想,同时道家认为没有必要苦修、苦练,一切顺其自然,崇尚自然,主张天、地、人合。儒家人本位思想∶人最重要的是自身修养,在社会上立足应忠、孝、仁、爱;努力做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把人当作宇宙人看待。
朱熹大量阅读儒家著作,撰注、学术研究几十万字。在研究儒学与道学基础上创造理学,或称之新儒学,其要点如下;
1理气论∶人性分感性、理性,强调用道理统帅指导感性情欲。
2心性论∶心为知觉,心理体验。人的品质何以有差别?气质[心性]不善是人恶的根源。社会总体利益与个体欲望的矛盾具有普遍意义。
3格物论∶格物穷理,求知的基本方法是,从积累到贯通到类推,终极目的实现人的道德完善。知行论是先知后行,在重视修养的同时重视对外部事物的考察与知识的扩展。
朱熹不但是哲学家,也是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非常广泛。居家则寒泉谈经、武夷授课、沧州讲学。外任则白鹿书院、漳州道院、岳麓书院、随政兴学。门人弟子遍天下。他注释的儒家经典为宋、元、明、清儒学教本
国学大师钱穆(钱伟长叔父),著书“朱子学提纲”,对朱熹评价∶“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主要骨干。朱子崛起南宋,不仅集北宋以来理学大成,并可谓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自有朱子后,孔子以下儒学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
世界越来越多哲学家、社会学家认真研究印度佛学、中国儒学,其中日本用朱子学成功解决物质文明带来精神危机的经验,被世界重视。台湾、南韩、日本对孔子、儒学的研究都很活跃。八十年代末我国哲学家张岱年教授指导北大学子陈来著书;“朱熹哲学研究”,补了社科院文库的空缺!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