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荻帆 无题的赏析要详细一点的,时代背景,内容赏析,和写作特点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5 01:12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7-24 09:05
邹荻帆 无题的赏析要详细一点的,时代背景,内容赏析,和写作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7-24 09:59
无题
整体感知
这首诗通过虚拟一种死后的情景——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来表达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本诗的主题是崇高、悲壮的,这类主题的写作容易流于浮泛、空洞,但这首诗写得坚实有力.
全诗共十五行,没有分节,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头两行是第一个层次,接下来的五行是第二个层次,随后的七行是第三个层次,最后一行是第四个层次.
“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起句是一个设问句,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也许要问:诗人为什么这样问?“仆倒”“这大风雪”指什么?请留意“这大风雪”里的“这”,指向了当前、眼下,给人以现场感.紧接着这个问句,诗人马上给出回答:“是的,我们将.”十分简洁、干脆,以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问句中的事实,把“我们将”从前句的疑问,转化成后句的斩钉截铁般的肯定.这是第一层,以虚拟的情景将死亡的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这一层为全诗定的调子很高:昂扬、悲壮.
接下来,一个“而”字,既表转折,又是承接,引出的情景延续上两句而来:“温暖的血∕将随着雪而融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小草的须”“五月的河”里.这是第二层,是对开头两句主题的深化:死亡并不可怕,它会发生转移.
随后的八行,再次用一个“而”字起头,将“雪后的平原”“袒露出来”.那是一个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归于宁静的天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一派祥和安宁的美丽景致.这是第三层,是对前面主题的延续和深化:烈士用鲜血换来了人民的和平.
最后一句,“风……”表面上是沿着“天”“水”“鸟”“鱼”的思路写“风”,但作者的笔锋忽然一转,“墓碑”蓦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是第四层,是全诗的点题之句,堪称点睛之笔,使诗意得以完全显现.
问题探究
一、这首诗为何采用虚拟的情景?
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全诗的诗境,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先是战士壮烈地仆倒在大风雪里,然后是鲜血随着雪的融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再就是雪后的平原上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先后有四处表示将来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联起来:“将仆倒……”“将随着……”“会袒露……”“将吹拂……”这种虚拟的方式,暗含着作者的悲壮之情和希冀之意.
二、这首诗里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意变得含蓄、隽永,悲慨、怀念、平静等等复杂的意绪包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诗意境的整体象征和“大风雪”的比喻意义:全诗所构造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特别是“天青”“水绿”“鸟飞”“鱼游”象征着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大风雪”写的是自然景物,实则喻指现实残酷的战争和灾难,与之相应的“雪后的平原”喻指经历劫难后的国土.须仔细体会这些象征和隐喻的含义.
语言品味
这首诗的语言运用也颇值得玩味,重点是诗的句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20世纪40年代“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此诗具有“七月诗派”诗歌的某些特点: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不一(最长的十二字、最短的二字),并善于将诗人的人格、情感等渗透到所书写的对象中,把内心的情绪之流转化为意象之流.全诗多处用复数第一人称“我们”来传达这股情绪之流,使诗情更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很有特点:首句十分突兀地用了“?”,给人以极大的震撼;第二行“是的,我们将”只有五个字,却用了两个标点“,”“.”,语气非常简洁有力.第七行末也用了“.”,表明情绪之流随意象之流的中止;随后,第九行末用了“,”,显示了某种过渡和提示.最值得品味的是最后一行的“……”,此时诗情已得到升华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一、作者简介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36年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抗战开始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湖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别山、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40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和经济系学习.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解放后,一直从事文化文艺工作,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等职.邹荻帆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属于政治抒情诗系列,但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政治抒情诗更注重诗的艺术性.他的主要诗集有《在天门》(1937年)、《木厂》(1938年)、《尘土集》(1937年)、《雪与村庄》(1941年)、《青空与林》(1943年)和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1948年)、《跨过》(1949年)等.解放后,有《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等五六本新的诗集出版.同时,他还有一些小说和译作.
二、《无题》赏析(李玉昆、李滨)
诗人写这首诗时,身在香港,而心却向着人民解放战争.诗名“无题”,其实是一首英雄颂歌,是一首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从诗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
这首诗的取材别具一格.它描写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大自然;它歌颂的不是英雄先烈们叱咤疆场的战斗业绩,而是英雄先烈流血牺牲的意义.而写这意义又不是着眼于如何除旧,而是着眼于怎样育新.这样的取材本身就脱出了一般“英雄颂”的窠臼,而使人觉得异样的新鲜,但同样达到了歌颂英雄先烈的目的.
这诗的写法也十分新颖.开头用写实的笔法突兀而来,自问自答,说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没有犹豫,没有悲哀,没有呼喊,没有修饰.在朴素无华的描写中,显示着英雄先烈的视死如归的本色.这种写法就大不同平常.而接着,笔调突转,用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象征手法写了下去.作者撇开社会和人,而完全着眼于自然.说烈士的鲜血被大树、小草、河流所吸收,雪融化后的平原上,是“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形象,是独具意义的实体,同时又是象征性的.写的是自然,而象征的是社会.最后,以风吹拂着英雄的墓碑作结,留下袅袅余音.如果先烈们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么面对这一派和平、安乐、生趣盎然的新世界,也将会发出快慰的微笑吧!这就使整首诗摆脱了一般政治抒情诗的套数,有了全新的意境.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而含蓄.全诗表现着烈士牺牲的伟大意义,又没有一个直接表现这种意义的字眼;诗中写到英雄烈士的墓碑,但没有鲜花,没有默悼的人群,只有清风吹拂.诗人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平平常常,但在这平常中却包含着说不尽的意义.读者读了诗后,自会想到那“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明朗的世界,是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的结晶,而不是造物主的恩赐;读者们更会想到,在青天下,绿水旁,在“英雄的墓碑”周围的草地上,还有人在凝望着“英雄的墓碑”沉思默想……一首不足百字的短诗,能使读者浮想联翩,它的含蓄是可想而知的.
“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主编均为胡风)、《诗垦地》(主编为邹荻帆、姚奔)、《诗创作》等刊物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曾卓、孙钿、牛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两集共十八册)、“七月新丛”与“七月文丛”的诗集中;1981年出版的《白色花》收录了“七月诗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以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以自由诗体为基本的创作路子,其诗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于这个诗派的特点,绿原在《〈白色花〉序》里说:
首先,他们认为,诗的生命不是格律、词藻、行数之类所可赋予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诗在文字之外,诗在生活之中;诗在写出来之前就蕴藏在客观世界,在什么地方期待、吸引和诱发诗人去寻找,去捕捉,去把握.诗又不是现成的,不是可以信手拈来,俯拾即是的;它执拗地在诗人眼前躲闪着,拒绝吹嘘“倚马千言”的神话,尤其拒绝虚假的热情和侥幸的心理,要求诗人去发掘,去淘汰,去酝酿,去进行呕心沥血的劳动.然而,诗人的主人公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的性格在诗中必须坚定如磐石,弹跃如心脏,一切客观素材都必须以此为基础,以此为转机,而后化为诗.不论字面有没有“我”字,任何真正的诗都不能向读者隐瞒诗人自己,不能排斥诗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抒情;排斥了主观抒情,也就排斥了诗,因此诗中有希望,有欢快,有喜悦,也有憎恨,有悲哀,有愤怒,却决没有冷淡的描绘或枯燥的议论.
其次,他们认为,自由诗的形式并非如它的反对者们所设想,没有规律可循,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恰巧相反,诗人十分重视形式,正因为他重视内容,重视诗本身.形式永远是活的内容的形象反映,必须为内容所约制,不可能脱离对内容进行发掘、淘汰、酝酿的创作过程而先验地存在.因此,诗的形式应当是随着内容一齐成熟,一齐产生的;如果把后者比做灵魂,形式便是诗的肉体,而不是可以随便穿着的服装.因此,诗的形式就不单纯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而是和内容不可分割地成为整个诗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容创造形式,有时也会破坏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有时也会窒息内容.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才是诗的极致.
……对于20世纪40年代的这一批文学青年,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对于他们,特别是那些直接生活在战斗行列中的诗人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诗就是激励、鞭策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他们坚定地相信,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只要依靠时代的真实,加上诗人自己对于时代真实的里程和态度的真实,才能产生艺术的真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