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楚国文字是什么字体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1:20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1-30 14:30
楚国文字是什么字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30 15:41
问题一:楚国用的是什么字体 鸟篆,在越国被楚国灭以前只有在吴越地区用这种字体,以后就失传了问题二:楚国文字的与诸国文字的区别 西周时期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楚公家钟铭文就与宗周钟的铭文风格类似,气势浑厚,规整,略显波折。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文字形体逐渐趋向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排列比较整齐美观,笔势圆转流畅,风格自由奔放。如王孙浩钟、王孙遗者钟、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博等。从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与山东大店2号墓出土编钟铭文的对照中(图1),可以发现楚字的特色,这种楚字,略具虫形,是虫书的雏形。战国中期以后,竹简、帛书式的手写体据主导地位,铜器铸铭、刻铭均受其影响。字形趋扁平、体势简略,横笔昂首,首粗尾细,有的波势挑法己具后世隶书雏形。如江陵望山天星观竹简、荆门包山竹简、长沙楚帛书等等。春秋末,在篆书的基础上,附加鸟形装饰,使文字艺术化,此即所谓“鸟篆”的起源。如楚王孙鱼铜戈铭文共有六个字,均附有鸟形,富有情趣,表现了楚人对鸟类的特别钟爱。与之相关系,楚人的篆刻艺术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图2,“冷贤”印)。楚文字从形体上看与中原古文字有渊源关系,但又不尽相同于中原甲骨文、铭文、篆文一脉相承的“古篆体系”,在“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春秋战国时代,楚人按照自己的生活和语言特点独立创造了不少新字。如见于铜贝(亦称蚁鼻钱)的“聚”;见于江陵望山楚简的“歇”;见于楚帛和金铭的“蔓”;见于楚简及铭文的“戴’等字,既不见于他国,也不载于先代“古篆”,已突破了中原古代文字的范围。这些新字虽使今人很难释读,但在当初必生动地记录了楚人的语言,表现了楚人的新变精神和创造意识。由于楚人最先发明毛笔(图3),这不仅使帛书、竹简的出现成为可能,也推动了字体本身的演进。1954年在长沙一座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了兔毛制作的毛笔实物。毛笔写字,较之以往的刀刻,轻松灵便,因而推动了字体的革新。所以隶书最先在楚字中孕育出来。如江陵楚简将“乙”字末尾一笔已明显地有隶书的波势;又“月”字写作不仅有隶书的形架,其右下一笔,也可看出隶书的挑法。楚国有几个常用的方言虚字,几乎成了楚辞语言形式上的重要标志。如兮、些等字,读起来常有一种悲楚凄厉之感,形成楚辞特有的韵调,可说成了楚辞外部形式的标志。问题三:战国时楚国的文字是鸟形体,请问这种文字是从什么传承而来的? 从象形文字传承而来问题四:战国时期楚国用的字体 西周时期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楚公家钟铭文就与宗周钟的铭文风格类似,气势浑厚,规整,略显波折。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文字形体逐渐趋向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排列比较整齐美观,笔势圆转流畅,风格自由奔放。如王孙浩钟、王孙遗者钟、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博等。从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与山东大店2号墓出土互钟铭文的对照中(图1),可以发现楚字的特色,这种楚字,略具虫形,是虫书的雏形。战国中期以后,竹简、帛书式的手写体据主导地位,铜器铸铭、刻铭均受其影响。字形趋扁平、体势简略,横笔昂首,首粗尾细,有的波势挑法己具后世隶书雏形。
baike.baidu.com/view/4535560.htm问题五:小篆里面没有楚国文字风格,对吗? 这句话是不对的。 小篆里面当然有楚国文字风格。秦始皇统一文字,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综合其他各国文字特点,由李斯在笔画增删、字体结构和书写法度上做了规范。考证战国时代文字,基本上是从金文中衍生出来的,各国文字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因方言或者人文地域和统治需要等原因,各国在金文的基础上扩充了文字,也就是新创了很多文字。这些新创的文字各国就大不相同了。再就是,各国文字在书写规范上不尽相同,同一个字的笔画各有增删,就出现了各具千秋也不易辨认的文字特点。秦始皇统一文字,不但有楚国文字的风格,也有其他诸侯国的文字特点。问题六:战国时期写在竹或帛上的字体属于什么字体? 简帛文,是对简文和帛文的合称。简指狭长的竹木片,帛指未经过染色的缣帛等丝织品。简帛文,就是写在竹木片和缣帛上的文字。简文至迟在商代已有了,甲骨文的册字就象编简形可证。但由于容易腐朽,故简文传世的很少。汉武帝时,晋武帝咸宁五年、南朝齐建元元年和永明三年都发现过,除小部分字形可能收入《说文解字》和《魏正始三体石经》古文中外,都早已佚失。现能见到者为解放后出土的战国时代的楚国简文。例如从1951年到1965年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先后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三批竹简,连重文在内,共有四千二百余字,用毛笔书写,字体草率,字均平扁,很少圆转的笔道,已接近隶书战国帛书,至今只有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一件楚帛书传世。这块长方形丝绢,中间有毛笔墨书的两组文字,一组13行,一级8行,四周每边均有边文和树木、人身兽首和三首一身的神怪人物,是一篇较原始的天文学著作。全篇总计948字,文字体式简略,形态扁平,与楚国简文体貌相同,接近隶书简帛文笔形起笔较粗,收笔尖细,因而自汉以来,有人称之为科斗文,或科斗书问题七:老子写的道字是什么字体 10分作为官方文字,我猜是金文问题八:黄鹤楼香烟上所用的文字是什么字体? 那就是传说中的 黄鹤楼字体。
已经被申报专利了。请勿侵权问题九: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标准字体是什么? 其实,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就是秦国的文字也是有很多种写法的,比如春秋中期,秦国的“秦”字,有的写作从舂省从双禾,有的写作从舂从三禾。到了春秋晚期,各国文字的差异越来越大,晋国侯马盟书上的草写大篆,要看到它和西周金文之间的传承关系已经很吃力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六国文字和秦文字,都是来源于西周金文的,因此他们还是同源的,只是西周金文毕竟还是一种象形意味很强的文字,偏旁部首的位置不统一,形状不统一,这就是后来诸侯文字变异的根源所在,只是秦国在立国之初,自身文化很不发达,所以一笔一划的拿来了西周文明,在秦文化拿来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双重作用下,秦国文字却变成了最规范的文字,而六国文字则随意简省,所以很难辨认。你要看这方面的形象一点的东西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几种,楚国文字,墨书的,你可以看看郭店楚简,“正体”的楚国金文,可以看看王子午鼎铭文,三晋文字,可以看看侯马盟书,还有郑左库戈铭文,秦国文字资料最全,金石文字有石鼓文,秦景公簋,墨书文字以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最有代表性问题十:汉字字体特点一 汉字的最初模样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 汉字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图为秦始皇。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汉字的演变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
甲骨文:象形文字,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
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篆书: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隶书:方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在西汉的碑刻中也还有一些面积大都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